乾隆是清代出了名的風流皇帝,其嬪妃就有42人,在她們當中,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香妃了。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對香妃的記載總有些神秘色彩。相傳她是新疆女子,長相甜美,還渾身散發异香,令乾隆著迷。然而,據史學家們考證,歷史上壓根就沒有香妃此人,與之對應的就是乾隆後宮中的容妃。
“容妃,和卓氏,回部臺吉和劄賚女。初入宮,號貴人。累進為妃。薨。”
——《清史稿後妃傳》
據學者考證,香妃,亦或稱之為容妃,名叫伊帕爾汗,雍正13年(1734年)出生在新疆霍卓氏家族中,長大後成了遠近有名的美人。乾隆22年(1757年),新疆發生叛亂,清朝派兵入疆平叛時,霍卓氏與清軍一起鎮壓反叛的賊子,立下戰功。乾隆隨封伊帕爾汗的叔父為輔國公,封她的哥哥為一等臺吉。後來,霍卓氏也將27歲的伊帕爾汗送進宮,以示與朝廷的聯姻友好之意。要知道,古代的女子一般都很早婚嫁,很少到27歲還沒結婚,所以很多學者判斷伊帕爾汗在入宮前便已經嫁過人了,但史料中未曾記載,至今難以考證。
伊帕爾汗入宮後,頗受乾隆寵愛,很快就被册封為容妃,並被允許遵守伊斯蘭教的習俗和穿本民族的服裝。在封妃前夕,乾隆還特意命人為她製作了全部妃子冠服,如天鵝絨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及項圈、耳附等飾物穿著民族服裝。甚至,乾隆皇帝還為她配備了一名維吾爾族廚師來照顧她的飲食。乾隆53年(1788年),容妃病逝,終年55歲。
在現在看來,乾隆皇帝之所以對容妃這麼寵愛,是因這位新疆女子跟平時接觸的女子都不同。其次,乾隆也是為了拉攏霍卓氏家族,好讓邊疆能够穩定下來,可以說兩人也是政治聯姻。
1979年9月,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對整個陵園進行修繕。10月2日,正在維修寶頂的時候,有人發現容妃的寶頂的臺階發現了一個盜洞。考古人員進入地宮後,看到人的肢骨扔得滿地都是,而更讓現場考古人員疑惑的是,棺床上只有椁沒有棺,而椁的四面都手寫的阿拉伯文字,是古蘭經的第一句話“以真主的名義”。
他們隨後在地宮裏找到其他肢骨,又在灰漿裏發現了頭骨。同時還發現一些殘存的遺物,比如一條長85釐米、頭髮已經花白的辮子,死的時候戴的吉祥帽和猫眼石等。另一件遺物絲巾上發現織有‘江寧製造臣成善’字樣,通過查證得知,此人為乾隆時期的官員。
清史研究學者徐廣源認為:“我推測因為容妃信奉伊斯蘭教,所以從伊斯蘭教的喪葬習俗,不用棺。死者身上有猫眼石起碼是妃以上的身份,而在她的遺物絲巾上織有‘江寧製造臣成善’字樣,還有她一條長85釐米的髮辮,頭髮已經花白了。種種都說明了容妃就是傳說中乾隆的香妃,而且她是壽終正寢的。”
隨著技術條件的不斷發展,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借助一張當初發現的遺骨照片,對頭骨進行科學還原,再現去世200多年的香妃容貌,發現其維吾爾族的特徵十分明顯。由此可見,清東陵中的容妃是乾隆時期的一比特少數民族的妃子,還信奉伊斯蘭教,這證實了許多專家學者早就提出的容妃就是傳說中的香妃的觀點。
其實,個人看來,不管容妃和香妃是不是同一個人,她或者她們都為民族融合和團結做出了傑出貢獻,是清代不折不扣的巾幗英雄,也值得被懷念和尊敬。
參攷:文摘報(2015年01月03日05版):《守陵人講述清東陵往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