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鄭和的“上位之路”,其實可以從靖難之役說起

云南 202℃ 0
摘要:1381年,明朝將領傅友德進軍雲南,消滅了當地元朝的殘餘勢力。1399年,鄭和在靖難之役的鄭村壩之戰中,協助朱棣擊敗了明軍將領李景隆,扭轉了燕軍被動挨打的態勢。聽到鄭和帶兵突襲的提議後,朱棣當即挑選了八百騎兵精銳,交由鄭和指揮。朱棣、鄭和、朱高熾所率三部勝利會合,進入北平城。朱棣登上皇位後,為了表彰鄭和在鄭家壩之戰的戰績,特禦書“鄭”字,賜給鄭和作姓。鄭和在靖難之役立功被朱棣重用,也之後七下西洋做了鋪墊。

明史:鄭和的“上位之路”,其實可以從靖難之役說起

關鍵字:明平雲南之戰、鄭和下西洋

前因明平雲南之戰

1381年,明朝將領傅友德進軍雲南,消滅了當地元朝的殘餘勢力。

▲明平雲南之戰

後果鄭和下西洋

1405年至1433年間,鄭和率領船隊拜訪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

詳細過程:

一、鄭和下西洋前篇

1399年,鄭和在靖難之役的鄭村壩(今北京東壩)之戰中,協助朱棣擊敗了明軍將領李景隆,扭轉了燕軍被動挨打的態勢。

當時鄭和剛跟隨朱棣從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回來,發現大本營北平城被明軍包圍。李景隆的大營駐紮在北平城東鄭村壩。在敵眾我寡的情况下,朱棣所屬將領都不敢主動出擊。鄭和站了出來,提議帶八百騎兵突襲李景隆的大營。

▲鄭和下西洋

聽到鄭和帶兵突襲的提議後,朱棣當即挑選了八百騎兵精銳,交由鄭和指揮。鄭和率領八百騎兵在一天深夜偷襲鄭村壩明軍大營。八百名騎兵沖入大營,來回砍殺,明軍死傷無數。人殺得差不多時,鄭和點燃了明軍大營,頓時一片火海,火光沖天。朱棣見鄭和的騎兵突襲取得成功,指揮主力部隊沖向明軍,連破明軍七營。

北平城中燕王世子朱高熾也從東直門率兵殺出,和鄭和內外夾擊,李景隆力戰不支,率餘部逃往德州。朱棣、鄭和、朱高熾所率三部勝利會合,進入北平城。

▲明成祖朱棣畫像

鄭和原本是雲南人士,出身於元朝駐守雲南的官宦家庭。十三歲時被明軍俘虜,後來被朱棣召到身邊做貼身隨從。跟隨朱棣的這些年,鄭和經常與蒙古人作戰。

鄭和在北平的燕王府中能接觸到大量圖書典籍,元朝定都北京時將南宋的皇室藏書都搬到了北平,這些藏書後來都被燕王府收藏。鄭和閱讀了大量兵書。好學的鄭和還被朱棣的謀士道衍所發掘。

經過道衍的指導和培養,鄭和很快從燕王的眾多隨從中脫穎而出,後來被提升為燕王府的管事太監。靖難之役開始後,鄭和一直跟隨朱棣身邊,不僅參與軍事謀劃,還時常領兵作戰。

所以朱棣在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收編完甯王朱權的部隊回師被北平時,才放心地讓鄭和去執行突襲任務。

▲疑似鄭和畫像(1371年?-1433年?)

二、戰爭後期的明朝軍隊

戰後,朱棣舉行慶功宴,對眾將士說,此戰首功,當屬鄭和。朱棣見鄭和手中的劍已經鈍了,就將自己隨身所佩寶劍贈予了他。

鄭村壩戰役的勝利,消滅了明軍大量有生力量,徹底瞭解除了北平之圍,保住了朱棣最為重要的根據地。經此一役,燕軍轉被動為主動,連戰連捷。鄭和跟隨朱棣一路征戰,最後於1403年攻佔南京。

朱棣登上皇位後,為了表彰鄭和在鄭家壩之戰的戰績,特禦書“鄭”字,賜給鄭和作姓。三十出頭的鄭和被提拔為內官監太監,官居正四品。

▲鄭和雕像

三.明朝宦官機构盛行

內官監是當時皇宮內地位最高的宦官機构,不僅負責皇宮生活物資和檔案管理,還掌管宮廷禮儀器物和宦官人事任免。鄭和執掌內官監,成為了當時權力最大的宦官。

朱棣奪比特後,有意強調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所以多次向周邊各國派出使臣,讓這些國家派人來朝拜這個天朝上國的新皇帝。

作為朱棣的親信宦官,鄭和除了內官監的差使,還先後奉命出訪日本、暹羅(今泰國)等國。這都為他之後成為一名優秀的外交官打好了基礎。

▲靖難之役

結論:

鄭和在靖難之役立功被朱棣重用,也之後七下西洋做了鋪墊。

【參考資料】|《鄭和下西洋》《明史‧鄭和傳》《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鄭和全傳》《明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