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奪取了荊州,為何還要殺關羽?怎麼不留著做政治籌碼?

湖北 154℃ 0
摘要: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每段歲月都值得被銘記。然而也會有那麼幾段特殊時期,格外的令人心馳神往。其中關羽的結局更是令人扼腕,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敗走麥城,逃離過程中被抓獲,隨後孫權命令將其斬殺。後人在讀到這一段歷史時,為關公心痛的同時不禁也會做出猜想,孫權此時已經奪回荊州,他不留著關羽做政治交易的緣由是什麼呢。此外,孫權曾向關羽求過姻親,希望關羽能將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兒子。

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每段歲月都值得被銘記。然而也會有那麼幾段特殊時期,格外的令人心馳神往。

如果說太平年代能為文人雅士提供粉墨登場的舞臺,那麼戰亂年代則是造就英雄的最佳時機,這一點在三國時期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東漢末年戰亂頻繁,最終天下被魏蜀吳三國平分,互相牽制。這段過往在說書人的口中,在騷客的筆下被不斷傳頌和演化,有對於爾虞我詐的感歎,有對於兒女情長的惋惜,還有對於英雄末路的遺憾。

其中關羽的結局更是令人扼腕,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敗走麥城,逃離過程中被抓獲,隨後孫權命令將其斬殺。

後人在讀到這一段歷史時,為關公心痛的同時不禁也會做出猜想,孫權此時已經奪回荊州,他不留著關羽做政治交易的緣由是什麼呢。

之前孫權和劉備為了一同對抗曹操而形成聯盟,這個結盟本身就彰顯出了對於曹操勢力的懼怕,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暫時不被侵略,不得已而為之。囙此關羽心裡從來沒有真正地尊重過盟友,他對東吳的輕視是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

荊州一直是孫劉兩家的一個衝突點,關羽在荊州主事時期多次在邊疆一帶惹是生非,態度極其囂張。魯肅是在東吳內部中與蜀國的關係相對而言比較親密的,囙此他也多次安撫關羽,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

可是關二爺不僅沒有買魯肅的面子,而且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認為孫權根本不能拿他怎樣。致使魯肅都不再袒護他,在單刀會中强硬地指出關羽和劉備的過失,最終聯盟瓦解。

此外,孫權曾向關羽求過姻親,希望關羽能將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兒子。對此關羽不但拒絕了,還將前來求親的使者痛駡了一頓,並且公然叫囂要滅了吳國,孫權得知後大怒也不足為奇。

最後一件激化二人衝突的事情,也是關羽帶頭引起的。他在水淹七軍後,趁著呂蒙因病辭職的時機,擅自搶奪湘關米。也就是說在己方糧草短缺的情况下,去搶劫了盟友的。

樁樁件件的恩怨累計下,孫權終於忍無可忍,在關羽內部空虛之時,派遣呂蒙攻打荊州,讓本就脆弱的合作關係徹底崩裂。雖然孫權這種做法也是背信棄義,但無疑背後也有關羽的功勞。

孫權心中必然清楚,殺了關羽後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再也沒有修復的可能性了。而由於他政治地位不穩定,此時就需要一棵能够依靠的大樹,關羽同時也是他向曹操錶忠心的最好禮物。

孫權繼位後,官方職務頂多是個會稽太守,孫堅和孫策的爵位都沒有讓他來繼承,囙此雖然孫權控制了江東,但其實名不正言不順。在政治地位上,他也無法做到與曹操和劉備平起平坐。

除了鞏固地位的原因以外,曹操也不是那麼容易相信別人的。荊州一戰中,曹操曾經多次參與到孫劉兩家的戰爭當中,先後把孫權的迷信洩露出去,並且要求他不能對關羽進行追擊,說明當時曹操是不信任孫權的。

站在曹操的立場當中,他更希望看到蜀和吳自相殘殺,好坐收漁翁之利。在關羽被擒之後,如果孫權猶豫不決,在曹操看來可能是孫權仍然不想得罪劉備,那麼也不值得他與之聯盟,只有孫權和劉備徹底翻臉後,才有可能獲得曹操的支持。

當孫權轉身向曹操獻上關羽的頭顱之後,此時曹操也認識到了,終其一生估計也很難依靠武力將天下盡收囊中,最終承認了孫權是江南一帶合法佔據的諸侯。

在當時人們似乎有過一個共識,那就是蜀國是三國當中力量最薄弱的一方,名將唯有關羽。雖然這個說法有失偏頗,但時人對關羽軍事方面才能的認可從中也可見一斑。

在劉備所領導的蜀國當中,關羽是最擅長水軍作戰的將領,水淹七軍一戰更是讓其聲名大振,近三萬的曹魏軍隊在那一役投降,曹操宿將於禁的信心也深受打擊。

這樣一支水軍戰隊無疑也是孫權的噩夢,東吳本身就地處長江中下游,囙此一向將能够控制長江上游江陵等地的勢力作為眼中釘,因為這幾乎是整個東吳的命脈所在。

在東吳看來,能够自己掌握長江上游的地盤當然是最好的,即使做不到也不能任由那一大片區域全部落入一方勢力手中。關羽收服了曹魏三萬降兵之後,加上荊州原本的軍隊,規模已經達到了十萬左右。

這樣一支將領軍事技能卓越,部下驍勇善戰的水陸兩栖戰隊,就放在東吳隔壁,想必孫權一定是日日懸心,夜不能寐。

將領戰敗被俘,除了殺掉,還有收為己用和送還回去兩種辦法。首先孫劉之間的聯盟已經沒有修復的可能,放關羽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那麼就只剩最後一種可能性,但是熟悉三國這段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劉歇業三人之間的情誼之深厚,絕對不是生死這等事所能撼動的。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關羽親口說出要效忠於孫權,恐怕孫權也不敢相信。

由此而言,關羽失敗後的結局其實早就已經註定了,於各方面來說孫權的做法都沒有什麼能置喙的餘地。

今人看古事,大多情况下都是上帝視角。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的後來事情的走向,所以對當事人會提出諸多猜想,認為他們當時還有更合適的做法。

但是這種事後分析於他們而言其實並無多少意義,三國時期的每一位將帥、謀士或者是領導者都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優秀之處,他們在當時種種時局變化當中所面對的危急情况,我們現在也很難去想像。

囙此閱讀歷史時,不如更多地去瞭解古人行徑,學習他們身上至今已經鮮有的品德,而不要對其提出過多的苛求。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