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媽媽走訪日本、芬蘭等5國,揭秘各國教育差异……

上海 130℃ 0
摘要:一比特來自上海的母親,為此走訪了包括日本、芬蘭、印度在內的5個國家,製作系列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試圖呈現教育的更多可能。為此,她化身教育管道的探索者,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五個國家,關注“他國”教育中一個個頗具誘惑力的個體感受,希望以此解答自己的困惑和焦慮。

編者按:教育改革,既是當代世界之潮,也是中國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作為教育大國,中國未來的教育應當走向何方,我們又能否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

一比特來自上海的母親,為此走訪了包括日本、芬蘭、印度在內的5個國家,製作系列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試圖呈現教育的更多可能。

教育不僅關乎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也關乎著我們如何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解。無論你是否是家長,都還歡迎你從這裡開始,與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教育

近些年來,隨著聚焦親子教育的熱門電視劇《小舍得》、《小歡喜》的火爆,教育的話題在國人間始終能够引起熱烈的討論。而教育早已是中國各個階級共同焦慮的話題,無數家庭窮盡所有將子女送去國外,只為他們在那裡得到更好的教育。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常年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周軼君,也感受到了同樣的焦慮。她希望更多去瞭解外界的變化,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管道方法。

圖片來源:紀錄片《他鄉的教育》

為此,她化身教育管道的探索者,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五個國家,關注“他國”教育中一個個頗具誘惑力的個體感受,希望以此解答自己的困惑和焦慮。

沒有競爭的芬蘭教育,怎樣告訴孩子什麼是成功或失敗?

貧富差距極大的印度,怎樣用網路教育彌合孩子之間的差距?

集體意識濃厚的日本怎樣讓孩子理解個人和團隊的平衡?

……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找到了一些答案,有了新的疑惑,在不斷內省和觀望中,人們已然意識到:

原來教育可以如此不同!

六集系列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上線不到一周,豆瓣評分9.11、日本:從教育到“引導”,潤物細無聲

紀錄片的第一集來到了我們的鄰國——日本。

清晨,在大阪的若松家庭,媽媽輕輕進入女兒花果的房間“小花早安,起床了,加油加油!”鏡頭中的花果睡眼惺忪地揉著眼睛,獨自走進衛生間、爬上小板凳,開始洗臉、穿衣……

孩子獨立得讓鏡頭前的家長羡慕。

當媽媽在給花果紮辮子的時候,拿出一張彩色列印的紙張和筆,女兒便開始在紙上畫畫填填,專注力絲毫沒受到外界的干擾。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花果媽媽的經驗是,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如果感覺不到一件事情的樂趣,可能會不聽話,不去做。那麼,這時候,大人不應該勉强。而是以其他的管道進行溝通。比如,和孩子比賽,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比比看誰更快一些,用類似遊戲的語言和孩子溝通。

用這樣類似遊戲的語言管道和她溝通,這樣,雖然並不能每次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也會讓她學會在一天裏努力做到最好!

早餐結束之後,媽媽帶著花果來到了蓮花幼儿園。在這個充滿了正能量的傳統幼儿園,母女兩人首先遇到的,是低下身子與孩子打招呼的老師們。

在每一個慌亂的開學日,都少不了不知所措的孩子,日本也不例外。

這一幕幕,讓不少家長們找回了熟悉的感覺。但更多時候,這些孩子們的早晨是在吵吵嚷嚷、跑跑跳跳中開始的。

和中國的“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觀念一樣,園長說:早晨的時間尤為重要,應當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調整自己身體的節奏,去發散燃燒自己的能量,感受身體中的生命的蘇醒,這是身體教育的一部分。

戶外運動、室內劍道、一天緊湊的排程,和師生間元氣滿滿的問候,都是為了培養孩子“完全燃燒”的積極感。

園長將孩子們這些密集的體能運動稱之為“完全燃燒”,要享受燃燒完後的喜悅,“發散燃燒自己的能量,感受身體中的生命的蘇醒”。

孩子們還被鼓勵用洪亮的聲音給老師回應,聲音響亮度堪比大學軍訓時的喊口號。當被問及為何這樣做時,園長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在把洪亮的聲音向前方傳遞的同時,也是在表達著自我情緒和意識。”

日本作為一個典型的集體性社會,不免有很多規則需要去遵守。要讓這些規則秩序以一種良好的形態運行下去,從孩子的童年抓起是最有效率的管道。

現在看到的種種,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文化。

比如,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在意和關心他人的同理心,學校故意設計了關不緊的房門,把門設計成不會自動關緊,就是在提醒孩子,不要給人添麻煩。

如果不用力合上,會漏風,那麼坐在門邊的孩子就會覺得冷。“如果我不把自己的事情做到10分,就會給他人添麻煩。”

時刻要嚴謹、追求完美,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儘量不給他人添麻煩,這是日本社會秉持的社會理念。

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幼儿園與其說在“教育”,不如說是在引導,這種無處不在的小細節,讓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深感驚歎。

2、芬蘭:讓孩子們慢下來

紀錄片的第二集,周軼君來到了芬蘭,一個被評為“擁有世界上最佳教育體系”的國家。

這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國家,在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測試中,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屢次打敗了歐美其他國家,而且全球創新指數(GII)也一直位居前列。在聯合國發佈的2018年《世界幸福報告》中,幸福指數還排名全球第一。

在多年前一份對赫爾辛基兩萬多名父母的調查中,曾總結出芬蘭父母對孩子五個方面的覈心期望:

孩子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朋友圈;熟悉當下的知識和科技;每天要有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一家人在一起吃飯。

如果和中國父母的期望相比,就會覺得這些要求也實在是太“簡單”,但在走訪芬蘭的這段時間裏,卻讓周軼君漸漸體會到了其中的奧義。

在這個以教育聞名全球的北歐國家,節目展示了其尊重和鼓勵為覈心的家庭教育管道,學科和心智並重的理念,能讓孩子更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興趣。

比起知識的灌輸,芬蘭的學校更注重常識教育,通過每週一次的跨學科實踐課,引導孩子解决現實問題,在解决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激發創意。

在芬蘭的小學,有一門課叫做現象學習,其實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有點類似於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於真實的生活話題,融合各學科知識。

設計一張能在北歐寒冷環境下生存的動物的臉;設計一個在荒島上的飛機失事避難所……在一次次實踐中,將自己的所學全然應用到這個過程中。

通過手掌丈量臉部,瞭解眼睛、耳朵的位置和比例,想一想什麼樣動物的臉龐可以在漫長的冬季生存下去?在鐘錶刻度中學習數學,以詩句記錄當下,在敬老院與老人們互相臨摹臉龐,聽他們講兒時的故事。

自然而然的,孩子們會在老人臉上看見皺紋,記錄“時間”的紋理。

敬老院裏,鄰座的一比特老太太從未學過畫畫,但幾十年來依然堅持愛好,在聽到老師娓娓道出繪畫這件事本質的時候,周軼君心生感觸動情地哭了。

因為她像太多中國孩子一樣,從小到大反復經歷著一件事——被否定。

最好的教育,在於大人也變成學習者,不要停止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相信:

或許將來學生們不會記得自己讀三年級時學過的數學或科學課,但是他們能記得與那些老人對話的情境,記得「時間」「年齡」和「我自己」之間的關係,這就是這門課程最大的意義。

“人只有在與他人的接觸,與他人面對面的交談中,才能找到自己。沒有與他人的關係,你什麼也不是。”

相比於中國的父母,芬蘭的老師和家長們沒有那麼急迫,他們允許孩子慢慢來,允許孩子有別的選擇。

究其根本,是將孩子的一生作為教育的跨度,認為自然的成長規律是一個人先要尋找到內在的動力。

一比特芬蘭老師說,現在的孩子有iPad和手機,一切都變得更快了。而老師的任務是讓他們慢下來,閱讀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在學校教室的牆上有一顆樹,上面都是一些代表優秀品質的詞,這就是積極教育。

哪怕學生不擅長數學、科學或藝術,但他們依然有自己的力量,比如為人公正、有創造力、有雄心、擅長團隊合作、善良、堅毅、有好奇心、同情心等。

芬蘭課堂的幸福秘密,也在於工作少,戶外時間長。

每天有長短不一的課間休息,最長一次是45分鐘。他們認為孩子每日專注學習6小時,就會達到注意力飽和,繼續“塞進去”是一種浪費。在那樣天寒地凍的北境,孩子們不論外面的雪多厚,都會都跑出去活動。

在這個擁有諸多森林和湖泊的純淨國度,芬蘭人很好地做到了將學習與身處的環境融合,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課堂,比如老師會發給學生不同顏色的卡片,讓他們根據顏色去森林裏尋找不同的東西。

然後,再讓學生們尋找氣味,學生們需要在森林裡找到不同的植物,然後形容它的氣味,並根據自己的嗅覺和想像為這些植物起名字。

在這個起名字的過程中,完全異想天開,全憑感受,根本不在乎標準答案。

除了“可愛的”,還有“噁心的”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負面的字眼,這一切只為了讓孩子全面感受大自然,更好地珍愛大自然。

學習是為了回到生活,回到所在的環境,森林就是孩子們沒有圍牆的課堂,將學習與身處的環境相融合,培養著孩子們和大自然的關係,幫助他們更好地去關心和在意身邊的一切。

當我們在關注“他國”的教育中種種頗具誘惑力的個體感受時,別忘了我們仍然需要回過身來,關注屬於自身的問題。

教育,歸根結底是對“人”的定義,是一個國家對未來的安排。

在影片最後,紀錄片並沒有給出一個“正確”的教育管道。

這種開放式的尋找,也是周軼君想要探索和傳達的。

“我是一個為自己解困惑的母親,與你分享旅程所見所感,一切沒有正確答案,只有相互啟發。”在她看來,這段旅程的終點即是觀眾思索的起點。面對巨變,我們告訴我們的孩子,未來它們都將成為“普通人”是必然的真相,但也可能並不够,我們希望探討的,還有如何讓孩子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