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何擺個席、請個客,就能繳了悍將的軍隊?

江西 137℃ 0
摘要: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在宋朝建立後不久,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讓部將交出軍權,避免了宋朝如五代時其它王朝一樣,陷入被武人推翻的短命魔咒。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是皇帝與開國功臣互相成全的典範。總而言之,趙匡胤打壓功勳武將時,並不是拿某一個人開刀,而是直接從制度上下手堵死了武將亂政的可能,這種釜底抽薪的策略,才是“杯酒釋兵權”這個故事背後的真相。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產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內容和圖片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佈,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進行稽核處理或删除。】

西元959年,周世宗柴榮駕崩,年僅7歲的周恭帝柴宗訓繼位。第二年正月初一,時任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脅迫周恭帝禪位,改國號為“宋”。

在宋朝建立後不久,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讓部將交出軍權,避免了宋朝如五代時其它王朝一樣,陷入被武人推翻的短命魔咒。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是皇帝與開國功臣互相成全的典範。可有一點非常奇怪,為什麼趙匡胤就能在不經歷喋血宮變,不鬧到伏屍遍野的情况下,讓這些將領們輕而易舉地交出兵權呢?

都說“槍桿子裏出政權”,這些剛剛經歷五代變亂的將領們,顯然更清楚這一點。故而,趙匡胤的和平贖買手段,似乎就有些順利得太過於理想化了。

相傳,趙匡胤儘管通過兵變奪取了後周的天下,但心裡卻並不安生,他擔心自己死後,這些老部下們將來效仿自己當初的做法,也來一出陳橋兵變,重蹈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頻繁武將政變立國的老路子。

於是在第二年,趙匡胤邀請石守信等親信部下在宮中飲酒,在大家喝到酒酣耳熱之際,他故意將自己的憂慮說給諸將。

聽到皇帝擔心自己這些人將來謀反,石守信、王申琦的冷汗瞬間就冒了出來,喝了半天,感情這是場鴻門宴呐!這哥幾個也不知道自己這位老大哥,是不是已經在宮殿外埋伏了五百刀斧手,就等一聲令下沖進來把他們剁成肉醬,於是趕緊賭咒發誓自己絕無二心。

聽到這些將領們誠惶誠恐地訴忠心,趙匡胤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他一邊表示寬慰,一邊又趁機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讓他們主動放弃兵權,當然作為補償,朝廷會多賜給他們以田宅、土地,“以為子孫永享之業”。

聽到這,這些人精哪還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面對胡蘿蔔加大棒的威逼利誘,這幾比特禁軍將領紛紛識趣地乖乖照辦。第二天,哥幾個一起正兒八經地上奏朝廷,要求告老還鄉。

首戰告捷,趙匡胤又依樣畫葫蘆,用同樣的辦法宴請了另外多位大將,逐漸將散落的兵權收了回來。

說實話,這個故事挺精彩的,尤其是趙匡胤在宴會席上那種恩威並施的勸說,更是塑造起了這位開國武將的忠厚人設。前有劉邦的兔死狗烹、後又有朱元璋的胡藍大案,北宋開國功臣,當真是善終的典範!

但可惜的是,這個故事,並不是杯酒釋兵權的全部真相。如果僅通過一場酒宴,就能將兵權收回,那麼在古代,恐怕就不會有那麼多大將謀逆弑君的事件發生了。

在史學界,素來對杯酒釋兵權的真實性有所爭論,認為故事為假的反對方,最主要的懷疑點,在於“杯酒釋兵權”這樣在宋朝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事件,在當時的官修史書中,竟然找不到多少記載!

現存有關杯酒釋兵權的最早記錄,出自宋真宗時期名臣丁謂的《丁晋公談錄》,以及同時期王曾所寫的《王文正公筆錄》。而除了這兩位名臣手稿以外,唯一可靠一些的記錄就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了。

《談錄》、《筆錄》加《紀文》,三比特大臣背書聽起來似乎挺可靠的不是?不過先別急。

首先,這三人都不是事件的親歷者,就拿丁謂、王曾來說,他們出生時宋朝都已經建立了近二十年,而等到他們進入朝廷中樞,杯酒釋兵權就已經成了四五十年前的舊事了。

當然,小編並不是說所有歷史事件,只有親歷者的敘述才可信,但問題在於除了這三人所寫的筆記外,像《太祖實錄》、《三朝國史》之類的官修史書,對“杯酒釋兵權”竟然是一字未提!而以兩書為基礎編寫的《宋史》也是如此,根本看不到與此相關的點滴筆墨。

這就有意思了!杯酒釋兵權可不同於“燭聲斧影”之類的宮廷禁忌,不容於官史,在這個故事裏,趙匡胤甚至可以被視為終結五代武將亂政篡位之禍的明君,這麼給臉上貼金的事,宋朝官家幹嘛不在書裡面記上幾筆呢?

比較可靠的解釋,就是所謂的“杯酒釋兵權”,其實是被後世文人過分誇大,或者互說戲劇化了。

最大的誤解在於,我們其實誤會了“釋兵權”的含義:那些曾經跟隨趙匡胤出生入死的功臣,並不是被完全收走了兵權,而是由禁軍大將調任地方,出任節度使。

有人可能覺得,從禁軍將領調任地方,難道不是明升暗降麼?還真不一定。事實上,從五代開始,皇帝們登基後往往都會將自己親信將領,調至地方任節度使一職。

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部下郭崇韜,就曾經急不可耐地上書皇帝,要對方兌現早年間“許卿一鎮”的諾言。一方面,這是皇帝為了加强對地方的掌握;另一方面,皇帝也是為了籠絡和報答這些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畢竟這些將領提著腦袋跟著幹,也是想著要吃香喝辣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以功臣為節度使,本就是五代時期約定俗成的慣例,趙匡胤至少在明面的人事調動上,步子並沒有邁得很大。

但這還不算完,宋朝之所以能够走出五代武將亂政的怪圈,是依靠趙匡胤在制度上的一系列設計。其實,早在將這些將領派至地方充任節度使之前,趙匡胤就已經開始了一整套針對地方的組合拳。

首先是削弱地方的行政權。

將節度使兼領支郡的權利收歸中央,又派遣文臣出任各地知州、知縣。為了防止這些文官和節度使沆瀣一氣,他還特別規定這些地方官要三年一換,這樣就基本杜絕了節度使在地方上建立派系的可能。

趙匡胤的第二招,則打在了地方財政上。

從唐朝中期開始,稅收就開始施行兩稅法,又或者說兩稅三分法。

所謂的“三分”,就是將收來的稅賦分為三部分,分別稱為上供、送使、留州,除了“上供”部分以外,其他部分都被節度使把控。這種情況下,富得流油的節度使自然成了朝廷的威脅。

趙匡胤的解决思路,是下令設立各路轉運使,專門負責財稅的轉運,各州除了留下極少部分用作日常管理經費外,所有的錢糧物資都要送到京城統一調配。這樣一來,朝廷就將各地財政大權摟了回來。

最後一刀,趙匡胤砍在了兵權上。

西元965年8月,趙匡胤下令從各州選拔精銳阿兵哥補充禁軍。為了挑選合適兵員,他甚至親自挑選身强體壯的阿兵哥當做“兵樣”,讓各地以這種標準輸送阿兵哥進入禁軍。

而那些沒被挑選進入禁軍序列的地方部隊,則改編為所謂的“厢軍”。所以北宋到了中後期,除了京城開封,以及與遼、西夏接壤的邊境部隊外,其餘地方上的軍隊,基本來說沒有什麼戰鬥力。

經過趙匡胤這樣的三板斧,節度使被閹割了行政、財政、軍事三大權,就再也沒法成為北宋朝廷的威脅了。

總而言之,趙匡胤打壓功勳武將時,並不是拿某一個人開刀,而是直接從制度上下手堵死了武將亂政的可能,這種釜底抽薪的策略,才是“杯酒釋兵權”這個故事背後的真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