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高適曾有詩雲:“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城牆是一個朝代留存的最顯著證據之一,每當登臨故城城牆遺址,無盡的感懷與歎息便會湧上心頭。曾經在首都北京也有著一段雄偉的古城牆,它屹立了700餘年,見證了王朝覆滅和風雨飄搖,最終卻只剩下了如今的斷瓦殘垣。
北京古城區始創於元代,一直到明代才真正修建完成,它高約8米,材質為板築的夯土牆。蒙元時期忽必烈遷都燕京,並開始修築皇城和城牆,而直到明朝洪武元年,城牆為了防守而重新修築,由此才真正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
這座城牆豎立起來之後,就肩負其了守衛都城之職,在風雨中堅固地值守了百餘年。在建國之後,古城牆的價值已經從防禦漸漸轉為了歷史文化,作為古建築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北京城牆是否拆除也一直是國家高層們當時始終爭論的一個問題。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北京城牆的防禦作用已經幾近消失,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拆除城牆之聲於是漸漸高漲起來。中國的目的是將北京建設為新型工業化都市,古城牆的存在勢必會對工業發展造成阻礙,如此看來拆除城牆似乎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當時對拆除城牆反對最强烈的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他們都是出色的建築師,懂得歷史文化古迹的重要性,所以堅決抗議拆除城牆。梁思成曾經不止一次地表示:“在北京都市改建過程中對於文物建築的那樣粗暴無情,使我無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
為此梁思成和陳占祥嘔心瀝血,構思出了一個“梁陳方案”,希望能夠保留古城牆,將其改造為花園綠地,同時將北京分割為老城區和新城區,老城區是歷史文化的博物院,而新城區就是高新的工業園。
可想而知,這個方案並沒有被採納,上世紀50年代時,拆除城牆的工作就開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曾經巍峨聳立的高牆被摧毀,也代表著珍貴的古建築文化被一點點毀壞。梁思成曾經這樣構想過:“如果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將是世界上唯一得以完整保留,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礴的歷史文化名城,就連今日之巴黎、羅馬也難以企及。”可如今構想已成空談。
在城牆拆除完畢後,梁思成表示50年後,歷史會證明他是正確的。事實上他的確說對了,自從邁入21世紀,北京就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整治環境以及保護遺跡,當初轟轟烈烈拆除了城牆,如今卻要花大力氣去保護和修復它。儘管如此,城牆還是無法再恢復從前壯闊的模樣。
如今的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上感受古城牆的雄偉壯麗,那巍峨的高牆,牆面上歷經風霜的歷史痕迹,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留給後世的只有無盡的痛惜與遺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