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荊州”是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捩點,關羽的敗亡,更是給了劉備沉重一擊。隨著“蝴蝶效應”的發展,張飛去世,黃忠戰死,劉備夷陵大敗,使得本來蒸蒸日上的蜀漢集團,迅速萎縮,成了只得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
然而諸葛亮為何在入川時,這麼多大將中,只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呢?除去如原著中所說的“關平來報信”外,諸葛亮還有其他考慮嗎?答案當然不是那樣,因為此時的劉備集團進取西川,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決策之一,必須成功。龐統死後,諸葛亮必須入川。而此時的大將只有歇業趙人。其中趙雲是諸葛亮的護身符,經常帶在左右,而且趙雲不受劉備重用,如果讓趙雲獨掌大權,會受到劉備的猜忌。而張飛是出名的暴脾氣,有勇無謀,又有失徐州的先例,所以也不是合適人選。
此時就剩關羽了,關羽有勇有謀,又是三國第一忠義之人。而且關羽還熟悉水軍,自然就成了第一人選。然而諸葛亮做夢都沒想到,關羽會把荊州丟了。有人說是關羽沒人幫,度挑大樑,身邊都是庸才。是那樣嗎?
今天就來盤點下,諸葛亮給關羽留下的幾員大將,看看關羽失敗到底怨誰?
第一,關平
關平是蜀漢的二代戰將,關羽在過五關,古城相會前收的義子。關平雖然年紀輕輕卻是一身好武藝,畢竟他乾爹是天下第一刀。
關平能力戰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且就算對戰“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短時間內都不落下風,甚至武力直逼蜀漢五虎上將。但關平雖然謹慎,但沒有過人的謀略,與關羽一起被擒,一同遇難。
第二,周倉
周倉是關羽的“迷弟”,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時候投靠到關羽麾下,此後追隨關羽十數年,忠心無二。周倉力大無窮,曾在襄樊之戰時,在水中擒獲魏國大將龐德。周倉雖然忠義但也是沒有謀略之人,所以始終在關羽身邊,關羽被擒後,周倉大叫一聲自刎而亡,可謂千古忠義楷模了。
第三,馬良
馬良是荊州本土的名士之一,“馬家五常,白眉最良”說的就是這位仁兄。劉備剛得到馬良後,馬良就為劉備提出了南征荊州四郡的規劃,備受劉備,諸葛亮等人器重。在諸葛亮入川的時候,留下馬良輔助關羽,荊州有變之時,奉命入川求援,囙此躲過一劫。
在劉備東征的時候,馬良隨軍出征。在範疆張達糜芳傅士仁等被殺後,勸諫劉備見好就收,趁機奪得荊州,與東吳聯合。可惜劉備沒有聽,最終落得夷陵大敗。馬良在諸葛亮南征的時候病故。
第四,王甫
王甫可以說是關羽在荊州期間最值得重視的人才,這是為何呢?
王甫是第一個提出,要緊守荊州之人。在關羽打算北上的時候,王甫就建議讓趙累總督荊州,可惜關羽一意孤行,任用治中潘浚,最後潘俊開城投降。王甫又建議提防東吳背後偷襲,關羽又大大咧咧地築造烽火臺,沒有認真對待。在關羽敗亡之時,王甫又建議關羽走大路,小心小路埋伏。可惜關羽又沒聽,在小路上被馬忠擒獲。
在關羽死後,王甫與周倉都自盡而亡,也算對得起關羽了。而到了陰間,估計關羽無顏再見王甫了。
第五,糜芳與傅世人
這二人可以說是關羽敗亡的罪魁禍首,傅士仁與糜芳一個是荊州重將,一個是劉備的大舅哥,在被關羽呵斥幾句後,居然義無反顧地投降了東吳,真可謂真小人。而細看兩人的才能,其實還是可圈可點的。
糜芳是劉備集團的元老,在徐州時就跟著劉備走南闖北。多次隨劉備陷入絕境。而在荊州期間,也是備受重用。當關羽首長荊州時,傅士仁當時是關羽的直屬部下,受到了關羽的重用,屯駐於戰畧要地--警察。但是,關羽對待傅士仁、麋芳的態度卻非常輕慢,以至於傅士仁、麋芳二人都心懷不滿,與關羽有隙。再加上關羽北伐,多次威脅二人,以至於二人跳槽反水。
第六,廖化
廖化在三國前期,一直是個打醬油的角兒,因為武藝不算出眾,還是黃巾軍出身。但在關羽鎮守荊州期間,廖化卻多次與關平合作,為先鋒將軍,多立戰功。在蜀漢後期,更是與張翼,薑維等人成了蜀漢的頂樑柱,所以不是屬下不行,而是需要成長時間。不過此時的廖化,雖然幫不上大忙,但對關羽也是忠義。
綜上來看,關羽鎮守荊州時,可謂文武都有人,而且他們的能力都不錯,關平,周倉武力過人,王甫,馬良也都不是平庸之人,只是讓糜芳傅世人二人壞了大事!所以說,領導決策者如果一意孤行,不聽取手下的建議,認真分析形勢,肯定會壞事的。
而輔助關羽鎮守荊州的這些人才,關羽如果都能倍加親近,任用賢能,一定可以讓孫權不敢正視荊州,說不定那時天下就歸屬蜀漢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人無完人,關羽武藝絕倫,可惜“剛而自矜,慢待士大夫”,自取滅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