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是父親節。
隆重介紹一比特有趣的武漢老父親,王奧,他是兩個女兒的爸爸,也是一名獨立設計師,2019年底結束十年北漂,回到武漢定居。
@幼體Yoti是王奧的網名(也是他從事艺文工作的“藝名”),認識他是今年4月在武漢藝術書展,逛到他給女兒拍的寫真集:
內心第一反應:這色調,這風格,這位老父親是得了秋山亮二《你好小朋友》真傳嗎?!
因為攝影集有點小貴(劃掉),那天我只買了一本他的小書《婚後男子的日常》。
68篇寫滿“辛酸”和“卑微”的川柳短詩,看完笑得不行:
幼體給女兒小有拍的寫真集《AT HOME》
後來在一次沙龍活動,我第一次見到父女同框,幼體帶著女兒小有,分享他們在雲南森林幼儿園的經歷。
小有像一陣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老遠和小夥伴打招呼:“你養的蠶帶來了嗎?”從爸爸手裡接過話筒,高分貝大聲疾呼:不能傷害小動物!
幼體是設計師,從前設計大人的衣服,現在主要給小朋友設計衣服。
幼體原創的兒童服飾品牌「稻古DAOGU」。女兒小有是御用糢特。可愛的小衣服小包包讓HANS辦公老兒童牙癢癢:早出生了二十年!
五年前,為了讓女兒穿上親手做的衣服,他跑到服裝學院跟老師從打版開始學習,又跑去雲南學習植物染色,去紹興尋找無污染的布料。
然後,玩出了兒童服飾品牌「稻古DAOGU」。
幼體給小有做的第一件衣服
睡著的小有,穿著爸爸親手藍染的衣服
做家務,帶孩子,給娃做衣服。不學奧數,學習辨認昆蟲植物,帶孩子去森林撫摸大樹,跟樹對話。
從前幾年熱議的“喪偶式育兒”到最近的“雞娃”,怎麼看,幼體都是一比特非典型奶爸。
GOGO!FOREST!
去森林吧
拜訪幼體的家,他剛拍完最新一季衣服。女兒小有跟夥伴們在地板上做著布朗運動,幼體帶我從滿地玩具之間開出一條道,笑嘻嘻說,其實昨天剛打掃過。
我原本期待走進一間日式侘寂美學的屋子,沒想到有娃的家,都有本難念的收納經。
神不知鬼不覺,小有鑽出腦袋,伸手:“你看!”她提著一隻黃色寵物蜥蜴,想放在我的手臂。我嚇得彈出半米。
去年夏天,老婆生下小女兒第二天,幼體“拋妻弃女”,帶小有坐飛機去雲南參加森林幼儿園,“她太吵了,打擾人休息,總想伸手摸小毛毛。”正好雲南有森林活動,說走就走。
攝影集《Where Where》記錄了在雲南森林幼儿園的經歷
雨後樹林,他們隨老師指引採摘蘑菇,辨認哪些有毒,哪些可食用。拾柴生火,用小鍋煮蕃茄湯取暖。
幼體看過芬蘭的森林教育紀錄片,小朋友在森林自由自在玩耍,老師只是引導。他認可這種教育理念。
回武漢後,他常帶孩子逛公園。家樓下西北湖,櫻花在春天綻放,沙湖公園在夏天有荷花,有蛙鳴,解放公園的懸鈴木鬱鬱蔥蔥。他和孩子一起擁抱大樹,感受樹與樹之間觸感的不同。
從雲南森林幼儿園回來後,幼體和幾比特家長在月湖公園組織了一場自然活動,他繪製了瀕危動物貼紙和自然尋寶圖,引領小朋友認識自然。
小有最愛冷血爬行動物。她在動物園把黃金蟒纏在身上拍照,沒在怕的,很酷。
前年六一,問小有要什麼禮物,她說,要一條蛇。於是後來去武漢自然博物館買了一條假的蛇。
今年六一,幼體帶小有去江邊花鳥市場,買了一隻守宮小蜥蜴,這次是活的。沒錯,就是把我嚇飛的那只……
今年上新的服飾也都是自然主題,「森林學校系列」與「GO!FOREST!系列」。女兒經常“不想營業”不配合拍照,幼體說,他只能挑女兒心情好的時候,各種找角度。鏡頭感背後滿是老父親的苦心。
FROM BEIJING TO WUHAN
從北京到武漢
2019年8月,幼體帶小有回武漢,入學新的幼儿園。隨後疫情,他們花了一年才陸續搬完了在北京十年的家當。
2010年大學畢業,幼體從武漢去北京,第一份工作是設計T恤。老闆是英國人,很早在南鑼鼓巷開了一家名叫“OK繃”的店,售賣帶有中國元素的文創和T恤,帶火了整條街。
那時南鑼還沒人擠人,新褲子龐寬的Bye Bye Disco商店還營業,MAO也還在。朋友們聚在鼓樓,看完演出吃新疆烤串。
剛來北京住地下室,感覺身上每天有餿味。住過胡同、公寓,後來搬進大房子,和大學同學結婚,生了女兒,也還是覺得居無定所。
坐輪渡過江
在武昌江邊學畫畫
武漢革命博物館
北京天空不藍,當天就買票回武漢。帶小有回到漢陽門的家,去武昌農講所大草坪玩,傍晚到江邊坐著看江水。
一回到北京,推著行李箱擠在捷運上,又覺得還是愛這裡,愛落日餘暉,愛北方大地肅穆的景色。
下定决心離開是因為對北京失去了想像。幼體說自己是“低端人口”。
他說在北京遇到的人都很緊繃,“大家太知道自己要什麼”,回武漢後,才發現結識朋友可以這麼簡單,路過黎黃陂路DDC咖啡,進門和糖老師隨便講了幾句,就成了朋友。
解放公園
平和打包廠
剛到北京時,幼體很困惑,怎麼沒人邊走邊吃。去的地方多了,才知道邊走邊吃是“武漢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在日本旅居一年,有次在東京街頭這麼幹了,心裡竊竊開心。
上個月,幼體帶女兒去二中對面買了一碗粉。女兒端著邊走邊吃,沒人教,她無師自通。
前些天得知張大水要離開武漢,幼體發來三個捂臉表情:“他是走,我是看著武漢好了回來。”
老家荊州的古城牆
老家荊州的中山公園
LEARN FROM MY GIRL
那些女兒教我的事
幼體去全國各地參加市集,都會帶女兒一起擺攤,北京、廣州、臺北、香港、杭州,從抱在懷裡,到現在女兒滿場自由撒歡,他像趕鴨子一樣跟在屁股後面追。
幼體小時候和女兒是完全不同性格,他內向,自卑,整個少年時代都是被霸淩過來的。上課打鈴最後一分鐘才敢進教室,戶外活動沒參加過,國中畢業照撕了,高中大學畢業照沒去拍。
他以為會一個人孤獨到死。事實上並沒有,他有了家,有了女兒。
去廣州參加市集,小有睡著了
20歲剛出頭,在北京的辦公室聽自然卷的《明信片》掉眼淚,歌詞大意是一個孤獨的人過30歲生日,孤獨寫了一張明信片地址亂填。
30歲到來時,他帶女兒去天津玩,買了一塊壽桃蛋糕給自己,父女二人在飯店許願吹蠟燭。原來真正的30歲生日,並不是他想像的無人祝福。
讀中學時,有次端一碗面在學校門口,被同學無緣無故打翻在地。爸爸站在他面前,沒有吭聲。幼體心裡一直過不去,覺得爸爸沒有及時保護他。
直到自己當了爸爸,看見女兒被推倒,他也不會第一時間插手。這才想起,也許爸爸那時是想讓他自己去面對處理。
在臺北的市集,攤主小有認真看攤子
幼體很欣慰,女兒比自己强大,被任何人欺負,小有都會氣勢十足懟回去,“白眼翻得特別好,感覺培養了一個杉菜。”
作為社交障礙老父親,他從女兒身上學會了很多。女兒樂於助人,看見有陌生小朋友爬不上雕塑,會主動上前去扶,然後就開始一起聊天一起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