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0年平均工資數據
薪水又漲了
看完卻高興不起來
不過話題迅速沖上熱搜
出人意料的是統計局發佈了這麼多年平均工資報告
這次突然說了一句大實話
“平均工資比個人實際到手薪水要高”
好吧,這事也不是今年才知道
但為什麼還是拖了國家後腿了呢?
統計局也給出解釋了
1、統計的是稅前薪水
2、被平均
沒毛病
小編和二馬一平均妥妥的天文數位
開始聊正事
平均工資其實參攷意義並不大
主要年年扯後腿
這次小編說點接地氣的
也就是統計局沒告訴咱們的
首先別一看到“平均工資97379元”就開噴
這個數據代表的是“城鎮非私營組織就業人員”
統計對象主要包括國有、集體、
股份有限公司、外資這類
說白了上面的數據
跟私營組織人員的薪水就沒啥關係
其次哪怕是體制內、外資、股份有限公司等
不同區域之間的差距也非常懸殊
比如東部地區平均數是咱們西部的1.28倍
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方法
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分行業門類看IT、科研科技、
金融平均工資排前三
這個一點也不意外
但問題在於教育、衛生、公共管理、交通、電力…
也都高於平均數
怪不得公考人數屢創新高
薪水高低與否和從事的職業是有很大關係的
老話說“男怕入錯行”
放在現在來看,還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非私營組織一般指的都是機關事業單位、
國企、上市公司等相對效益比較好
企業自然平均工資水准要高一些
對大多數小夥伴來說
或許更關心私營組織的平均工資情况
再來看私營組織的數據吧
這個才相對更接近真實水准
2020年城鎮私營組織就業人員
年平均工資57727元
大約月薪4800元(不到體制內的60%)
這麼一計算是不是內心就平衡多了
所以往後小夥伴們也別被平數據“忽悠”了
得看企業性質、區域、從事行業
要不然年年扯後腿…
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
快到留言區分享出來吧~
來源|國家統計局、愛洛陽、網絡
編輯|爆米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