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愛生活、愛旅行、愛攝影、愛美食,跟珊珊三丫頭一起出發吧!
廣州,現在給人的感覺是一座現代化和都市化的都市。但其實,廣州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歷史上的廣州,遠離中原,商貿繁華。根據記載,廣州這個名字是在三國的東吳時期才出現,在這之前,廣州曾以“番禺”、“興王府”……等等的名字存在著。其中,“番禺”這個名字並不是指今天的番禺區,而是指古時候整個廣州城統稱,為什麼會以“番禺”為過去的廣州城命名呢?為了找尋答案,珊珊三丫頭除了搜尋過相關的資料,並依著資料在廣州越秀區鬧市中心尋找答案。
在億萬年來,因為地殼的運動,海陸的變化,珠江三角洲曾發生過多次的海進海退,後來有了人類活動的幾千年歷史中,廣州大部的地方仍是一片東茫茫大海。又經過了許多許多年,海水漸漸退去,冒出來的海島連成了陸地,但這時的廣州還是一座“水城”,除了有許多江河湖沼之外,還有許多臺地高崗,其中包括兩座現在已很少人知道的“番山和禺山”。到了在西元前219年,秦始皇在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並沒有忘記嶺南這塊當年的“荒蠻”之地,派五十萬秦軍來攻打嶺南,開始時出師不利。後來,由任囂繼任主將,在西元214年平定嶺南,完成了平定嶺南的大業,並在廣州設立了南海郡。之後,任囂和這五十萬的秦軍留在了嶺南,繁衍生息,任囂依著番山和禺山,臨江修築了“任囂城”,也從這時開始,廣州開始了兩千多年的建城歷史。
西元前208年,也是陳勝吳廣起義後第二年,任囂病逝,由趙佗繼任,建立了南越國,在原來“任囂城”的基礎上,繼續在番山和禺山,拓建城池,史稱為“趙佗城”。近年來經過考古,陸陸續續發現了南越王宮遺址、木構水閘遺址、造船工地遺址等等歷史遺址,這些都是當年番山與禺山存在的見證。那麼,番山與禺山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呢?現狀如何?
關於禺山,是在今天北京路以西,小馬站以東,西湖路與越秀書院街之間。珊珊三丫頭曾依著記載,在這些地方尋訪過,周邊已是廣州北京路商圈的組成部分,變成鬧市中一部分,完全看不出“山”或“山丘”的痕迹,禺山可以說是蕩滌殆盡。西元917年,南漢的劉岩在原來“任囂城”和“趙佗城”的基礎上,參照唐朝長安擴建,大興土木修築宮殿別苑,禺山就是在這時期幾乎被削平了,今天保留一條名為“禺山路”街道,告訴人們“禺山”曾經在這座城市中曾經存在。
關於番山,珊珊三丫頭曾到過廣州文德北路孫中山文獻館內,找到了番山最後留下的一個小山丘。根據蒐集的資料,南漢的劉岩修築宮殿別苑時削平了禺山,但番山留下了一個山丘,還在山上積石為洞,這個洞開始時稱為朝元洞,後改名清虛洞,成為當時南漢皇帝遊樂宮苑。在孫中山文獻館的主體建築後,我見到了番山僅餘的一個小山丘及“番山亭”。
番山僅餘的小山丘現在是一個明顯高出地面的大土坡,現在的小山丘上種了許多植物,山丘的中間一條階梯直接通向坡頂。在坡頂,還看到一座翻新過的“番山亭”。番山亭的旁邊有一碑刻,記載著這裡就是古老的番山殘丘。在宋代時,這裡建築了九思亭,後來改名“番山亭”,歷朝歷代修葺擴建,至清乾隆年間已頗具規模,這裡還曾一度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的“番山雲氣”。只是現在這裡周邊已是密密麻麻的建築群,很難再把這裡與“羊城八景”聯想在一起,這裡的歷史意義更明顯,它見證著廣州的二千幾年的滄桑和發展。
從“任囂城”到“趙佗城”,都是依番山與禺山築城的情况,可以推斷番山和禺山在古時候是相連著的,是在縱橫的江河湖沼間兩個突起的“高崗”,在廣州築城的時候,番山和禺山是廣州的屏障,守衛著當年的廣州城,所以廣州當時的名字就取自這兩山,名為番禺。
那麼,你瞭解廣州曾稱為“番禺”的歷史嗎?你知道為什麼古代整個廣州稱為“番禺”嗎?如今在番山與禺山中,只留下番山的一個小山丘和一座紀念亭子,你會選擇來參觀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圖文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系,謝謝。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