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第一墓是誰?占地300多平米,46歲病逝,一說名字家喻戶曉

上海 170℃ 0
摘要:八寶山公墓是全國規格建制最高、聲名最著的園林式公墓,位於北京西部石景山區、八寶山南麓、西長安街北側,占地150畝。要說這裡即使是有錢也葬不進來,一般只供對國家有過貢獻的人下葬,比如說朱元帥、彭元帥、董必武等人,但其中的八寶山第一墓並不屬於他們。第一墓出現於1950年,在東邊的坡頂上,占地300多平方米。他就是任弼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為國家為解放事業無私奉獻了一生的人。

八寶山公墓是全國規格建制最高、聲名最著的園林式公墓,位於北京西部石景山區、八寶山南麓、西長安街北側,占地150畝。要說這裡即使是有錢也葬不進來,一般只供對國家有過貢獻的人下葬,比如說朱元帥、彭元帥、董必武等人,但其中的八寶山第一墓並不屬於他們。

第一墓出現於1950年,在東邊的坡頂上,占地300多平方米。如此大的地界兒後來再也沒出現過,此墓的右邊是張瀾,左邊是瞿秋白。這樣的殊榮也是少有,那麼這位第一墓的主人是誰?

他就是任弼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為國家為解放事業無私奉獻了一生的人。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生於湖南汨羅的一個教員之家,因著如此環境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五歲跟著父親讀書,七歲進入小學,十二歲考入長沙師範附屬高小。接著轉入了長郡中學,在那個民族水深火熱的年頭,學校總會組織一些愛國活動。

他從不落下,無奈後來因著家境,1920年沒法繼續上學。但他想上學的心不變,便聯系了何叔衡組織的俄羅斯研究會,準備去那裡勤工儉學。在學會的介紹下,任弼時去了上海參加俄語學習班與青年團,並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第二年趕赴俄國,一學就是三年,在蘇俄的日子非常苦。

常常要忍饑挨餓,可他都堅持了下來,並努力的學習。回國之後便在上海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地下工作,1928年被捕過一次。在監獄裏待了半年,始終不屈服,最終等待了同事的救援。在抗戰年間,任弼時在延安擔任秘書長,從人事安排到吃飯。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因著如此,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為黨內的老媽媽。

事實上任弼時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又常年奔波勞累,便令他時常生病。可就算這樣,他依然沒有停下養病,因為解放事業尚未成功。1947年春時,他便是拖著病體安排行軍路上的住房、警衛、物質供應,可以說他是當時隊伍中身體最差,卻也是最忙的一個人。一直到1949年三月,主持完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才不得不前往蘇聯治療。

1950年4月回國,本來醫生囑咐他不能再工作,要停下休息。可當時的情况哪容休息?抗美援朝戰爭眼看著一觸即發,各處都很忙,他自然沒法再休息。遺憾的是在戰役打響的第二天,1950年10月27日他便逝世了,終年46歲。而他在病逝後,便被葬入了八寶山第一墓中,張瀾後來在1955年葬入。

賀元帥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任弼時是內向人物,他是向內發展的,即在自己身上多下工夫,提高思想認識,加强修養。從這句話便可以看出,當時的幹部們對任弼時,是由衷敬仰著的。當然,這也是他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敬佩,一個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勞精神的人,又如何不令後人銘記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