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北京的王爺後代,有人珍藏著祖上的虎槍,有人為夢想放弃富貴

北京 173℃ 0
摘要:第一位莊親王碩塞是皇太極的第五子,順治皇帝的五哥,雖身居八大鐵帽子王之列,但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因為,他一開始的封號並不稱莊親王而是承澤親王。當初,他率軍與明朝打仗,屢立戰功,被弟弟順治皇帝封為承澤親王。其實,碩塞的兒子博果鐸才是第一個被封為莊親王的。不幸的是,博果鐸活了74歲,最後連一個男嗣都沒留下。當時已是雍正時,宗人府提請讓康熙皇帝的第十六子允祿過繼給博果鐸,承襲王爵。

上次尋找了八大鐵帽子王中四大鐵帽子王的後裔。其中有睿親王的後人金寄水、豫親王的後人金志照、肅親王的後人金默玉、末代順承郡王文葵。他(她)們分別親身講述了自己祖上一直到他們這代的事蹟。其中有人就出生在王府,親身經歷了那段坐吃山空,由富變貧的歲月。他們對過去經歷的一幕幕仍記憶猶新。為了更全面的瞭解八大鐵帽王後代的生活,我們又尋找了其他四比特鐵帽王的後代。他們分別是莊親王的後人金恒徽、鄭親王後人金宴煦、禮親王後人金玉書、克勤郡王後人金耀章。

金默玉

莊親王碩塞的後人——金恒徽

第一位莊親王碩塞是皇太極的第五子,順治皇帝的五哥,雖身居八大鐵帽子王之列,但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因為,他一開始的封號並不稱莊親王而是承澤親王。當初,他率軍與明朝打仗,屢立戰功,被弟弟順治皇帝封為承澤親王。直到他的長子博果鐸承襲王爵後才改號為莊親王。其實,碩塞的兒子博果鐸才是第一個被封為莊親王的。不幸的是,博果鐸活了74歲,最後連一個男嗣都沒留下。為了能讓莊親王的爵位承襲下去,需要從宗室中選一比特男嗣來繼承。當時已是雍正時,宗人府提請讓康熙皇帝的第十六子允祿過繼給博果鐸,承襲王爵。當然,這也是雍正皇帝的主意。

碩塞

然而,這一提議在當時的紫禁城內掀起軒然大波,議論紛紛。因為,親王爵位作為清朝爵位中的第一等,不是誰都能被封授的。就是皇帝的那些親生兒子皇子們(皇帝兒子在未封爵前一律稱皇子,口頭稱阿哥),也要從貝子、貝勒、郡王、親王一步步走過來。但很多皇子一生之中也難被授封親王爵位,所以這一爵位極其珍貴。雍正皇帝讓十六弟允祿過繼博果鐸,自然允祿也就承襲了親王爵位。所以,當時宮中都議論雍正皇帝過分寵愛十六弟允祿,而對其他兄弟們不能一視同仁。過了幾天,此事也傳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裏。雍正率性的脾氣一上來,直接下了道手詔,意思是“外面都議論我寵愛十六弟,讓他承襲莊親王爵位,我封授弟弟為親王,有什麼不可,我就寵愛十六弟,我就讓他承襲莊親王爵位,怎麼了?”當然,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氣,但結果是允祿成功過繼給了博果鐸並承襲了莊親王爵位。

雍正皇帝

金恒徽先生就是莊親王允祿的後代。他的家裡一直珍藏著老祖允祿使用過的一杆虎槍。他說“這杆虎槍已經傳了二百多年了。當年允祿和康熙皇帝狩獵時使用的。”這杆虎槍被金恒徽藏在了床下的一個箱子裏。然而,遺憾的是,這杆槍已經成了三截,一個槍頭和三段木杆。槍頭是鐵制的,長度在30釐米左右,呈扁平狀,重量大約在一市斤。而槍桿是白蠟杆,大約在2米左右。在槍桿的上端用黑棕色牛皮螺旋環繞了70釐米長。更為重要的是,在槍桿的一側用小楷刻著的銘文。雖然,有的字現在模糊不清了,但在金恒徽先生的整理下,我們知道那些了銘文。那些銘文是:十二月初四日,上至喀爾沁吉魯克處行圍遇虎奔襲,命提槍刺之正中虎胃,虎被刺憤噬槍柄而斃。此槍亦難複用矣,爰托而珍重藏之以識一時之盛事。意思就是允祿和康熙一起狩獵時,突遇老虎沖來。允祿用此槍刺向老虎,刺中老虎胃,老虎猛咬槍柄,最終而死。因為,槍柄被發怒的老虎啃咬過,也不能再用,所以,珍藏此槍,來紀念這件事。金恒徽先生說“當時是康熙五十五年,允祿只是一個21歲的青年。”

表演八旗兵手拿大槍

後來,這杆槍和歷代莊親王的影像一直保存在莊王府裏供奉著。金恒徽說,“1927年,莊王府分府被賣,這杆虎槍和影像都拿了出來。後來因為買的房子太小,影像沒地方掛,就收起來了,而這杆虎槍也一度放在院中南牆被日曬雨淋沒人管。”直到60年代,金恒徽突然發現虎槍桿裂了縫,這才整理後拿到了屋裡。十年特殊時期,金恒徽把家裡的歷代莊王的影像焚毀,但他不捨得扔掉這杆虎槍。最後,他把這柄虎槍鋸成了三截藏了起來。金恒徽說“這柄虎槍是他保存的祖上的唯一遺物。”

克勤郡王的後人——金耀章

第一位克勤郡王嶽托是努爾哈赤的孫子,禮親王代善的兒子。在清初的王公貴族中,不僅英勇善戰,還有很强的政治頭腦,曾多次率軍與明軍大戰,屢立戰功,後來戰死在濟南。嶽托死後被追封為克勤郡王,世襲罔替。然而,很多人對第一位克勤郡王嶽托並不是熟知,自然對金耀章也不瞭解,但一定有很多人聽過老北京的“車王”。當年,北平的報紙上出現一則特大新聞“鐵帽王拉洋車”。報上所說的這位拉洋車的鐵帽子王就是末代克勤郡王晏森。因為晏森曾是鐵帽子王,所以老北京人稱他為“車王”。

末代克勤郡王晏森

當時,晏森雖然落魄到拉洋車的地步,但很多人仍不敢坐他的洋車。因為,當時的很多人還是從清朝走過來的。他們認為政治身份還是高於倫理輩分。就像在嘉慶以前,公主下嫁到額駙家裡,額駙的父母要給公主兒媳婦下跪請安一樣。公公婆婆給自己的兒媳下跪,足見政治身份高於倫理輩分。直到民國時期,很多人仍存有這種思想。如果,他們坐在王爺拉的洋車上,就好像坐在自己長輩拉的洋車上一樣。所以,他們只是好奇,但沒人敢坐。而唯一敢坐的就是那些外國人。他們不管中國的那一套,並且就喜歡坐上王爺拉的洋車,那樣他們會感覺自己高高在上,並且有個王爺作為嚮導,這是很有面子的事。

晏森拉著外國人

當年的末代克勤郡王晏森不僅把王府賣了,還把歷代克王墳地上的樹也賣了,最後,連墳地也賣了。晏森把賣的錢揮霍一空後,甚至不知聲又把克勤郡王另一支的新墳地也給賣了。這一支就是金耀章家的墳地。當時,金耀章的父親聽說晏森把他這一支的墳地給賣了,自然去找他理論。然而,一代鐵帽子王居然給金耀章的父親當面跪下了。這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鐵帽子王親自下跪,不亞於當年的皇帝給王爺下跪。金耀章的父親實在沒辦法,最後此事只能就此甘休。後來,走投無路的晏森只能去東北找投靠溥儀,但在那裡也不受人待見,最終,溥儀給了他一筆錢,把他打發回了北京,從此,晏森在北京四九城消失了。金耀章先生回憶說“那時晏森應該40多歲,此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消息,是否有後代無從得知。”

晏森靠著自己的洋車

克勤郡王府(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金耀章後來投身於戲曲研究工作中,並成為國劇史專家之一。離休前,他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國劇舞臺藝術創作和中國京劇史研究。他一直住在北京寬街的一個大雜院裏。但街坊鄰居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早已謝頂,而身體依然魁梧健壯的老先生就是克勤郡王的後人。

鄭親王的後人——金宴煦

八大鐵帽子王中鄭親王這一支血緣相對要遠。因為,其他七個鐵帽子王都是努爾哈赤的子孫後代,而鄭親王這一支是努爾哈赤兄弟舒爾哈齊這一支的。第一代鄭親王就是舒爾哈齊的第六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兒,從小在努爾哈赤府裏生活。長大後,濟爾哈朗跟隨皇太極轉戰沙場,屢立戰功。在入關前,即被封為鄭親王,入關後被順治帝封為“輔政叔王”,地位僅次於多爾袞。順治十二年,濟爾哈朗病重,順治帝親自前往探視,知道無力回天之時,順治垂淚歎道“天奈何不令朕叔長年耶!”濟爾哈朗死後,順治帝輟朝7日。作為濟爾哈朗的9世孫,金宴煦先生說“濟爾哈朗死後葬在了紫竹院附近白石橋一帶的鄭王墳。解放後,為了搞建設,需要起墳,曾挖出了兩個骨灰罐,是濟爾哈朗與福晋的,後來交給了故宮博物院。”可以看出,清初王公去世後實行的是火葬。

努爾哈赤

說起歷代鄭親王,就不能不說濟爾哈朗的7世孫,也就是金宴煦的伯祖父端華和肅順。道光二十六年,端華承襲鄭親王爵位,並被授予禦前大臣,極得道光皇帝的信任。因為在道光駕崩前,端華被授命為顧命大臣,輔佐將來繼承大統的咸豐皇帝。咸豐朝時,端華也極得咸豐帝的信任,並在此時,端華同父异母的弟弟肅順也嶄露頭角。弟弟肅順雖然沒有哥哥端華的爵位高,但能力相當强,所以在咸豐朝肅順的權力很快超過其他大臣。咸豐帝也對肅順信任有加,甚至超過了弟弟恭親王。果然,在咸豐帝駕崩前,肅順和哥哥端華還有六比特大臣都被授命為顧命大臣,也就是顧命八大臣。在這顧命八大臣中,肅順的地位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權力卻是最重的,能力也是最强的,野心也是最大的。

肅順畫像

誰也不會想到,哥倆遇上了對手,那就是年紀輕輕,只有二十六歲的慈禧。結果,鄭親王端華被賜白綾自縊,因為清朝規定鐵帽子王不能被斬首,只能賜白綾自縊。然而,由於鄭親王端華體型太重,居然在第一次自縊的時候掉了下來,沒有死成。第二次才結束了這位兩次授命為顧命大臣的鄭親王。道光和咸豐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顧命大臣居然死在了自己兒媳與妻子的手裡。當然,肅順就沒有哥哥端華那種特殊優待了,因為自己的級別不够,最終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時被賜死的還有一比特鐵帽子王就是康熙十三子,雍正十三弟允祥的後人載垣。一場政治風波,兩位鐵帽子王和一比特超級重臣死在一個女人手裡。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歷史上僅此一次。26歲的慈禧就有如此魄力,不得不令人生畏,從此開啟了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女皇時代”。

慈禧太后

奇怪的是,金宴煦的爺爺慶志雖是端華和肅順的弟弟,但這段歷史慶至從未向後代提起過。作為鄭親王的後代,金宴煦知道這段歷史居然是在後來的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知道的。他說,“看了電影《火燒圓明園》以後,才記起鄭王府裏原來供有端華的牌位,才知道原來端華是這樣死的。”接著,金宴煦先生解釋道“小時候,家裡從來不說這些事,因為家裡人都認為宮裏處理的事情是對的,絕不會提起宮裏曾殺了家裡的什麼人。”當年,肅順與哥哥端華被殺時,兩兄弟並未分家,都住在鄭親王府。接著,鄭親王府被內務府收回。(王府是朝廷的,一旦被殺就會由內務府收回)金宴煦說,“後來,鄭親王府被分給了道光第八子鐘王奕詥,此時的鄭親王府一度成為了鐘王府。由於,鄭親王爵位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端華死後,同治三年,爵位由濟爾哈朗的八世孫承志(非端華後裔)襲了。因為,鄭親王府已經有鐘王奕詥住著,所以承志沒有住進鄭王府。但不久,承志因事被革爵。同治十年,鄭親王的爵位由我的爺爺慶志(端華的堂弟)承襲。就在同年的12月,鐘王奕詥薨逝,內務府又把鄭親王府撥給了我的爺爺慶志。”

鄭王府

金宴煦就是在鄭親王府出生的,三歲時,王府賣給了西什庫教堂。金宴煦一家從王府搬出來到了廠橋居住。14歲時,金宴煦失去了父親,他不得不輟學,在銀行當了一個小職員,後來又轉為售貨員。解放後,金宴煦在機械公司工作了30年,直到退休。晚年的金宴煦受家庭的影響,以書法自娛自樂,在他書房掛著一副自己寫的對聯:“室小惟趣靜,花香不在多。”

禮親王代善的後人——金鐘仁

在過去的國劇界,提起老北京“金大爺”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是,因為這位金大爺的國劇唱功著實了得。與當時著名的國劇演員王瑤卿、馬連良、程硯秋、荀慧生都有過合作,與梅蘭芳、金少白的“京白”有異曲同工之妙。二是,因為這位金大爺原是拋弃‘奉恩將軍’爵位下海的皇族成員。金大爺的原名叫愛新覺羅·春元,下海後改名金鐘仁。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鐵帽子王禮親王代善。

禮親王代善

當年,這位鐵帽子王的後代拋弃“奉恩將軍”的爵位下海,可驚動了北京的四九城。當時,國劇雖然盛行,但國劇演員被稱為“戲子”,沒有社會地位。金鐘仁作為一個有爵位的皇族成員從“票友”正式下海投身梨園行業,著實是驚人之舉。金鐘仁的兒子金玉書後來回憶說,“當時父親做出這個決定時,家族中的很多人都蔑視他,看不起他。”然而,金鐘仁為了自己的國劇夢,毫不顧忌別人的眼光,根本不把王權富貴放在眼裡。從小喜歡國劇,13歲就成了票友,之後放低自己的身份和姿態,向名師請教。金鐘仁從來不把自己看作皇親國戚,只想和那些國劇演員打成一片,切磋國劇。兒子金玉書說,“父親當年出門,奶奶怕出去受欺負,就讓他在腰間系上黃帶子。別人一看到黃帶子就知道是皇族人,也就不敢欺負你了。然而,父親從小看不慣這些,出門從不系黃帶子,有時為了應付,系上黃帶子,出門就解開了。”

皇族宗室腰間的黃帶子

從17歲下海到64歲去世,金鐘仁在國劇舞臺上活躍了半個世紀,與很多國劇名角同台演出。更是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合作長達二十年。兩人功力不相上下,相得益彰,合作新戲30多出。解放後,金鐘仁被邀請到中國戲曲實驗學校教學,與當時的六比特戲曲大師,並稱為“戲校七老。”兒子金玉書回憶,“當時戲校還給七位老人每人畫了一張逼真的油畫。父親每月的薪水有1000斤小米。”

荀慧生

禮親王一族從代善延續二百多年,歷代禮親王都葬在香山脚下的門頭村。金玉書回憶,“小時候曾和父親去過,墳地古樹參天,紅牆琉璃瓦也很完整,當時為禮親王看墳的住戶就達200多戶。”其實,在北洋軍閥時期,禮王墳就被盜過。代善的墳也沒有倖免。金玉書說,“聽我父親講,當時被盜的物品清單擺滿了八張桌子,父親曾和袁世凱交涉過,但也沒有結果。後來,日本人要求‘獻樹’,直接到禮王墳砍了1000棵古柏。很多古柏一個人根本抱不過來。”晚年的金玉書就住在父親金鐘仁1937年在宣武區魏染胡同裏買下的一處幽靜的院落裏。作為鐵帽子王的後代,金玉書家裡並沒有太多陳設,只有一個又高又大的紅木大衣櫃。他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

北京一處古柏樹

悠悠歲月幾十載,曾經的王府阿哥們早已成了萬千普通百姓中的一員。有人因生活貧富落差大,難以適應,最終被社會淘汰;有人因自己的夢想,主動放弃王權富貴,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有人默默地守著祖上僅留的遺物,時不時回憶起過往的那段歲月;有人一路走來,看淡過往的繁華,以自娛自樂的心態安度晚年。大起大落後,只有放平心態,從容生活,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正樂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