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一百年太快

天津 114℃ 0
摘要:天津塘沽鐵路的火車相撞。福建泉州中國家庭。福建泉州培英女校師生。易立信與中國簽約。光緒邀請德國王子訪問北京。這張照片的收藏者Robert Henry Chandless,於1900年從紐約抵達上海加入英國的一家進出口公司,他自己在中國曾開辦過皮革製作工廠。在代理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內,主張和平統一全國”。1918年,北洋政府軍隊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進行武裝護僑行動。前蘇聯官方據此稱,中國是“干涉蘇俄的14個帝國主義國家”之一。一家工廠展開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本文轉自:君臨往事

1889年,

天津塘沽鐵路的火車相撞。

1890年,

上海福州路。

1891年,

福建泉州中國家庭。

1892年,

福建泉州女子學校。

1893年,

福建泉州培英女校師生。

1894年,

中日甲午海戰。

1895年,

易立信與中國簽約。

1896年,

官員一家合影。

1897年,

北京的菜市場。

1898年,

光緒邀請德國王子訪問北京。

1899,

沙頭角中英勘界。

1900年,

英軍華勇營的阿兵哥。

1901年,北京,四比特文人,

一個飽讀詩書的書香門第。

中間的西方男人名為W. A. P.馬丁。

由於精通中國文化,他曾任清政府的國際法顧問,並於1869-1895年間,擔任北京同文館的首長。

1902年,威海衛海灘上,

華勇營的阿兵哥正在進行比武。

1903年,北京。

這張照片的收藏者Robert Henry Chandless,於1900年從紐約抵達上海加入英國的一家進出口公司,他自己在中國曾開辦過皮革製作工廠。

1904年,北京,

教會女子寄宿學校。

中國女性活動的空間位置從家庭到學校,從室內到室外,受教育權的獲得被鏡頭記錄,但20世紀初的女性仍然以集體而不是個人面貌呈現。

1905年,湖北漢口,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桌子上擺放著的顯微鏡。

1906年,福州,

福建省城郵政局“大清郵差”的合影。

1907年,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

參賽汽車從北京出發。

1908年,甘肅固原,

王道臺及他的幕僚、護衛。

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

道臺是位於巡撫、

總督與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1908年12月2日,

小溥儀在太和殿即位。

1909年,北京,京張鐵路路工。

1910年,北京,

清末新軍將領合影。

1911年,北京,

脚穿中式布靴、

手執龍旗的新軍軍官與阿兵哥。

1912年,福州,兩名教徒。

1913年,一名留著長辮的男子。

照片收藏者Albert Kahn是一名法國銀行家。1908年11月他周遊世界,回國後想要設立一個地球映射資料館(les Archives de la Planète)。他雇傭了一個由十幾名攝影師組成的團隊,該團隊用那個年代最先進的彩色攝影技術。這些攝影師們拖著上百公斤的玻璃板,走訪了50多個國家,一共拍了72000張彩色照片,183000米長的電影膠片和4000多張立體照片。

1914年,人物點不詳。

這張照片就像人類生活中存在狀況的隱喻,沒有命名的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不存在的。

1915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童子軍。1915年,英國陸軍中將羅伯特·貝登堡發起的“童軍運動”浪潮席捲到中國。運動主旨是培養少年們的冒險精神、團隊合作、勇敢等品質,與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提倡的宗旨不謀而合。

1916年,林徽因(右一)

與表姐妹們身穿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合影。

1917年,直系軍閥的首領馮國璋。

他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在代理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內,主張和平統一全國”。

1918年,北洋政府軍隊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進行武裝護僑行動。前蘇聯官方據此稱,中國是“干涉蘇俄的14個帝國主義國家”之一。

1919年,湖南常德,

一名和尚。

1920年,

鄧穎超(左二)和她的同學們。

1921年,潮州開元寺。

1922年12月13日,

愛因斯坦抵達上海匯山碼頭。

1923年,上海,

醫院女護士合影。

1924年,

遼寧奉天的大戶人家。

1925年,上海,

富裕人家在飯店裏擺的宴席。

1926年,甘南,卓尼土司及家人。

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美國的探險家洛克。

1927年,

軍閥混戰中的皖系部隊。

1928年,京師大學堂生物系的教職工和學生們歡送外國教員回國留影紀念。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是現在的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

1929年,成都,四川軍人。

阿諾德·海姆/攝

1930年,北京,燕京大學學生。

燕京大學成立之初,“那時的燕大一無可取……學生不到百人,教員中只有兩位中國人。許多西方教員不合於大學教授條件”。

1931年,天津,南開大學棒球隊。

1932年,江蘇南通,學生合影。

30年代的中國,

相比於北京和天津,

南方學校有更多傳統韻味。

1933年,東北某地,

準備迎戰日軍的中國阿兵哥。

1934年,廣東汕尾,

嘉德女校第二届畢業生。

1935年,大連,

一比特神情莊嚴的信仰洋教的老人。

1936年,著長衫的民國文人。

1937年,

一比特國民軍人。

1938年6月,為抵抗日軍進攻,掘開黃河花園口大堤,黃泛區一片水澤,灾民成群結隊逃難。

1939年,

北京香山臥佛寺,拍照。

1940年,福建協和大學淘大俱樂部組織的一次郊遊。

照片的基調與抗日戰爭的國家危機氛圍格格不入,但學生們的表情卻前所未有的熱烈激揚。

1941年,

察南蔚縣,道士合影。

1942年,畫家齊白石與家人。

海達·莫理循/攝。

海達·莫理循(1908-1991)是澳大利亞著名攝影家,於1933-1946年在北京居住。在此期間先後到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等地拍攝,主要活動範圍是北京,作品涉及各地的風景、建築、人像、市井生活和民間工藝,留下了5000多張影像。

1943年,北京的新年,

“破五”吃餃子。

1944年,福建,

一名站崗的國軍。

1945年,上海,

八年抗戰結束後街頭的父子。

1946年,

青島,學童。

1947年,上海青年,

中間攜帶相機者周海嬰。

1948年,

上海,逃難者。

1949年,

出席政協委員會會議的代表在中南海合影。

1950年,上海,

遊行中的運動員花車。

(魯迅之子)周海嬰/攝。

1951年,青海民和縣磨溝村回族雇農冶金財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畝五分。茹遂初/攝。

1952年,河北秦皇島,

山海關。

1953年,天津,

同時佩戴“革命军”胸章與“警察”臂章的軍人。

1954年,北京,

公園一角。

1955年,北京,上體育課的女學生們。照片來自阿涅斯·瓦爾達導演的《北京的星期天》,一部50年代北京紀錄片。

1956年,滇中舊事之一掃盲學習。

尹源/攝。

1957年,北京街頭的三輪車、電車、自行車和老者。

馬克·呂布/攝。

1958年,

北京女職工宿舍。

1959年,

天安門觀看閱兵。

1960年,全民皆兵。全民皆兵是19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

1961年,

北京一所小學裏的學生。

1962年,湖南,

饑餓的灾民。

1963年,福建,

一個家族的合影。

1964年,上海的街角。何奈·布裡/攝。這張照片由何奈·布裏拍攝,他是瑪格南圖片社的資深攝影師。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步入攝影界以來,奔波於世界的各個角落。

1965年2月10日,北京,

反美示威。

1966年,山東曲阜,

紅衛兵在孔廟搗毀“大成門”。

1967年,一對夫妻。

1968年,北京一所中學的畢業生。這一年,1966届、1967届、1968届(又被成為“老三届”)初、高中生同年畢業。

1969年,

縫製畫像的工人們。

1970年,

一家工廠展開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1971年的時尚青年,

工裝工褲,胸帶毛主席像章,

人手一本毛主席語錄。

1972年,尼克森訪華,

北京迎接儀式上穿著阿兵哥服裝的年輕女孩。

1973年,

天安門前的紅衛兵。

1974年,

上海文化宮工作室。

1975年,

從天安門城樓下經過的行人。

1976年,北京,星星畫展第一回露天展,藝術家馬德昇向觀眾闡述自己的藝術觀點。

1977年,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們正在排練蕭邦的曲子。外國古典音樂在文革中作為西方資產階級音樂被禁止,文革後開始解禁。

1978年,北京,改開初期,

在公園約會的青年情侶。

劉香成/攝。

這張照片比較為人熟知,

它是劉香成的攝影集

《那以後的中國:1976-1983》

一書的封面。

1979年,正在上課的女教師。

攝影師EveArnold是第一位加入瑪格南圖片社的女攝影師。

1980年,上海,這位老人實際上正仔細閱讀著一份雙文報紙的英文部分。這張照片來自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Bruce Dale。他對80年代上海的消費革命專門拍了一個專題攝影。麥克·愛德華說:“它充分反映了上海在那個消費時代所產生出來的某種萌芽。儘管時過境遷,但這些照片依然能讓你感到1980年的上海,和我們現在這個消費時代之間微妙的關聯。”——麥克·愛德華MIKE EDWARDS(國家地理資深作者)

1981年,大連理工學院,

滑旱冰的男青年。

劉香成/攝。

1982年,西安,

在街頭賣糖葫蘆的老人。

1983年,看電視。

八十年代,

電視與冰柜、洗衣機並稱為“三大件”。

1984年,北京故宮,

在轎車裏拍一張紀念照。

久保田博二/攝。

1985年,雲南,撒尼族吹笛手。

久保田博二/攝。

1986年,

接受“氣功大師”指導

,正在“發功”的人們。

80年代,全國興起了一陣“氣功熱”。

從當時的新聞畫面看起來,

現場的人們十分狂熱。

1987年,西安,

兩名警詧。

1988年,西安,

戴著紅袖箍的與推著自行車的。

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北門外,

一位老人在街上展示他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留聲機。

趙利文/攝。

1990年,臺灣,

一對疲憊的新婚夫婦和花童。

張乾琦/攝。

1991年,溫州一家人。

法國攝影師Patrick Zachmann的攝影作品。

1992年,溫州街頭,

一比特穿西裝的“紳士”。

從民國時期開始,

溫州人就開始去法國討生活。

現在法國、義大利等

歐洲國家有不少的溫州人。

1993年,上海,

騎摩托、戴墨鏡的摩登青年,

拿著大哥大打電話。

1994年,溫州,

打電話的妹子。

蕭雲集/攝。

1995年,上海,

在里弄玩耍的三名少年。

1996年,烏魯木齊,

在照相館裏打扮的新娘。

1997年,北京,

在陶然亭公園裏晨練的老人。

1998年,上海,

《泰坦尼克號》海報。

馬克•呂布/攝。

1999年,

坐在麥當勞叔叔旁邊的孩子。

2000年,北京西單街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