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時25分,有一比特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在家中去世。很快,這位作家的遺體就被轉移去了萬國殯儀館。公葬的時候是由十六比特青年作家扶柩上車的,社會各界的人們高舉著紀念他的橫幅唱著挽歌。軍警阻攔也沒有用,人們步行十餘裏只為給他送行。在街邊,人們肅立在兩邊,向路過的他告別。這位就是用一生來創作的魯迅先生,在他去世後,其實還留下過22根毛髮,粘在石膏的遺容上,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級文物被保護。
魯迅先生,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的成績一直都很突出,1899年,他在礦路學堂的時候,學堂總辦錢德培經常誇他:周樹人真是博學。在那個年代,考試是有獎金的,國文每個星期一次,其它的就每個月一次。優勝的人會有一個三等銀質獎章,按照規定,四個三等章可換一個二等的,幾個二等的可以換一個頭等的,幾個頭等的又可以換一個金的。也就是說要得到那個金的起碼需要幾十個三等的,而全班的人中,只有魯迅一個人等到過這種金的。
魯迅有了名氣之後,他的日子其實過得不差,可他也不忘提攜青年人。他有一次在廣州的時候,遇上了一個青年,兩人相聊甚歡,魯迅就帶著他回了上海自己的公寓。但是那個青年沒有工作,先生只好找到郁達夫商量。找了一家書店報館,名義上請那位青年做事,每個月有三四十元的薪水,只這薪水是由魯迅自己出的。他每個月把錢給郁達夫,之後再由郁達夫轉交。
作為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魯迅的文章影響了許多人,他的名聲也不僅是在中國,在韓國、日本都有著極高的地位。而後世之中人們一直都在紀念他,如今在中國國內創辦的魯迅紀念場所就有十一處。規模比較大的就是上海、北京還有紹興了,上海的那家紀念館始建於1950年,這是建國之後的第一座人類紀念館,如今它已經跟魯迅故居還有魯迅墓合為一體。
上海魯迅紀念館裡面的文物都是魯迅的夫人許廣平還有他的好友捐贈得來的,大概有78000件,其中珍貴的就有兩萬件。裡面還有一個魯迅石膏遺容,這上面還有殘存的魯迅眉毛和鬍鬚,是稀世珍品。魯迅先生去世的當年,他的好友奧田杏花從魯迅的遺容上直接翻制的。他的翻制科技很是精湛,上面的紋理十分清晰,翻模的時候還不小心沾上了魯迅先生的22根毛髮。
這是先生僅存的原物,不過魯迅的面膜其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奧田杏花翻制的,還有一個則是1956年根據奧田杏花的那件重新翻制的複製件。這是因為原件比較珍貴,為了避免展出時損傷,所以就翻制複製件出去展覽。翻制的時候也有注意對原件的保護,同時翻模的工具也被收藏了起來,避免它流入民間。2008年上海紀念館成為了國家一級博物館,評選了最少一百多件成為一級文物,這尊魯迅石膏遺容也在其中。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