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古老國家,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王朝秦朝開始,中國的皇帝開始走向了歷史的舞臺。然而天下大勢實在是難以預料,秦朝僅僅二世就終結了,之後的漢朝接過了秦朝的江山,由此大漢王朝得以立足。
大漢帝國比秦朝情况稍微好一點,中間雖然有王莽亂政加上東西漢之間的亂世紛爭,可是兩漢至少經歷了400多年。就這樣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亂劇之中,中國度過了整整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前後共經歷了10幾個王朝,外加上亂世之中的地方割據政權,比如五代十國、兩晉南北朝等等,中國歷史上總共有400多位皇帝。
這些皇帝的出身大不相同,比如漢高祖劉邦出身於沛縣,唐高祖李淵和始皇帝都是隴西人士,而元朝、清朝乃至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皇帝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成分是很複雜的,出身於各個地區,又由各個民族所組成。
然而歷史總是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姓王的皇帝除了王莽之外自此之後再沒有出現過,定國號為周的國家大多都很短命,而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地方很奇怪,他出了過大名鼎鼎的思想家,也有戰功赫赫的猛將,但是他卻從沒有出過一個皇帝,而這個地方就是山東。
那麼山東可以出類似孔子這樣的思想家,也可以有類似蒙恬、吳起這樣大名鼎鼎的名將,可是為什麼不能出一個皇帝呢?原來山東是孔孟之鄉的發源地,孔子的故鄉就是山東,而儒家思想的覈心要素是什麼:“仁、義、禮、智、信”。他主要強調的是要如何的忠君愛國,效忠君王,由於受儒學的影響,山東的人更看重的就是如何忠於君主,不做損害人民的事,囙此他們對於皇位並沒有任何奢望。
當然這種忠心在很多人看起來有點愚忠,就比如電視劇《朱元璋》之中那樣,朱元璋要黃氏二賢出仕,可人家寧可剁掉自己的手指也不願出仕,最後盛怒的朱元璋下令將其誅九族。可見山東人對於忠誠二字看的是有多麼的重要,然而他們卻不明白王朝是一個定律,元朝失去了人民的擁護,而他們卻還死守元朝這明顯是曲解了孔孟之道,因為孔孟之道除了講“仁、義、禮、智、信”之外,也有說過:‘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元朝暴虐無道,到末期更是舉國皆反,這樣的朝廷為何還有人會死忠呢?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山東古時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讓這裡的人們比較富庶,而一旦有了錢便不再有那門心思了。山東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漁業資源異常豐富,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資源,那就是鹽業。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鹽業沒有朝廷允許是不許被開採的,甚至有販賣私鹽的人將會直接被斬首,而山東則擁有異常豐富的鹽業資源,這些資源經過加工以後就可以變成食用鹽銷往別的地方,要知道古代私鹽的利潤可是很大的。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他就是靠著這得天獨厚的資源成為了當時不弱於秦國的存在,經濟發達,文化底蘊雄厚,就算是當時如日中天的秦國有時候也要看看齊國的臉色,最後不得不用五國攻齊讓其元氣大傷。
生活上的富裕,讓他們十分的知足,也就更加沒有什麼揭竿起義的必要性了,畢竟輸了他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