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東四盟的人會認為自己是東北人嗎

海南 168℃ 0
摘要:在中這34個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是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三市一盟通常又合稱為東四盟。至此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四個盟就演變為了今天的三市一盟。來自內蒙古東四盟的學生常被外地同學問一個問題:“你們是東北人嗎?”蒙東地區的人民在行政區劃上都認可自己作為內蒙古人的身份,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屬於廣義上的東北人。

我國現有的34個省級行政區是由23個省(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臺灣、海南、遼寧、吉林、黑龍江)、5個自治區(新疆、西藏、內蒙古、寧夏、廣西)、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共同組成的。在中這34個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是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

管轄範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的海南省絕大部分面積屬於海域,而海南省的陸地面積只有3.54萬平方公里。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陸地面積最大的是166萬平方公里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事實上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陸地面積排名前三比特的是3個自治區:僅次於新疆的是122.84萬平方公里的西藏、118.3萬平方公里的內蒙古。

在這三個自治區中內蒙古的面積是最小的,可如果要拿內蒙古自治區的面積和其他省份比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內蒙古自治區的面積比山西、山東、遼寧、安徽、福建、江蘇、浙江、重慶、寧夏、臺灣這十個省級行政區加起來還要大5.8萬平方公里。內蒙古自治區東起東經126°04′、西至東經97°12′,橫跨經度28°52′,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千米;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千米。

北京到上海的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463公里。我們知道兩點直線最短,然而兩地之間的鐵路、公路往往不可能是直線的,所以任意兩地之間的鐵路距離、公路距離往往是大於直線距離的。內蒙古最東端到最西端的直線距離相當於京滬鐵路全長的1.64倍左右。京滬鐵路沿途經過京、津、冀、魯、皖、蘇、滬七省市,然而就是這條跨越七省市的鐵路線還沒內蒙古東西端的直線距離長。

儘管內蒙古自治區的面積不是我國所有省級行政區中最大的,但在東西跨度上的確是中國第一位。在全球24個時區裏中國占了5個,而內蒙古就跨越了東八區、東七區、東六區這三個時區。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除了內蒙古之外只有西藏是橫跨三個時區的。內蒙古最東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東北三省交界,而與內蒙古西部地區交界的甘肅、寧夏等地在我們的印象中卻是典型的西北地方。

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三市一盟通常又合稱為東四盟。赤峰市以前曾為昭烏達盟,通遼市原為哲裡木盟,呼倫貝爾市原為呼倫貝爾盟,再加上興安盟統稱為東四盟。1984年昭烏達盟改為赤峰市,1999年哲裡木盟改為通遼市。2001年撤銷原呼倫貝爾盟,改設地級呼倫貝爾市。至此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四個盟就演變為了今天的三市一盟。

來自內蒙古東四盟的學生常被外地同學問一個問題:“你們是東北人嗎?”其實“東北”一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東北是指遼寧、吉林、黑龍江這三個東北省份;至於內蒙古的東四盟在行政區劃上是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不過在地理和文化上也的確屬於廣義上的東北地區。首先我們從地圖上就不難看出內蒙古東四盟在地理上的確是位於中國東北部,而且內蒙古東四盟在飲食習慣和口音上也確實比較東北化。

東四盟既有蒙古風情又有東北民俗,從而形成了特殊的(蒙東)東北地區民俗文化,所以內蒙古東部人對外地人稱自己是東北人也是有道理的。由昭烏達盟改設的赤峰市使用的方言與蒙西呼包鄂地區的方言截然不同,反而倒是與遼寧朝陽地區的方言相對比較接近。蒙東地區的人民在行政區劃上都認可自己作為內蒙古人的身份,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屬於廣義上的東北人。

這樣一種現象的形成其實同內蒙古的歷史密切相關:內蒙古草原東部地區與東北平原的森林地帶之間只隔著一道興安嶺,囙此自古以來蒙古草原與東北林區之間就有著較為密切的地緣聯系。契丹崛起就吞併了遼東的渤海國;金國强盛時期蒙古草原上的塔塔爾、蔑兒乞、克烈以及後來的成吉思汗爭相接受金國册封。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

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後脆弱的遊牧經濟不足以支撐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大一統帝國,蒙古貴族對成吉思汗直系後裔黃金家族的離心傾向開始日漸增長,於是蒙古各部逐漸宣佈脫離黃金家族的大元政權而獨立,蒙古草原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在蒙古各部的割據混戰過程中各部落形成了錯綜複雜的聯盟體系。到了明末清初蒙古草原各部大體形成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部分。

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建立後就利用蒙古內部的分裂格局與科爾沁等部會盟、聯姻。1593年蒙古科爾沁部明安和喀爾喀部勞薩與努爾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族貝勒通使不絕”。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成為蒙古諸部中率先臣屬於後金者。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征巴林部、紮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這一時期後金對蒙古諸部採取政治安撫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策略。

後金與歸附自己的蒙古部落進行會盟、聯姻,而集中主要精力打擊身為漠南蒙古各部盟主的察哈爾部。後來的孝莊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皇后以及姐姐宸妃海蘭珠都是在這時嫁入後金宮廷的。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極討伐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此戰使皇太極得以徹底統一漠南蒙古諸部並獲得元朝的傳國玉璽。次年皇太極正式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後金國號為清。

1644年清王朝入關問鼎北京,就此建立起涵蓋滿、蒙、漢多民族大一統帝國。然而這時歸附於清王朝的蒙古人主要是漠南蒙古諸部:在清軍入關之前就已被征服的漠南蒙古諸部一直與清皇室保持著聯姻關係,同時漠南蒙古諸部也被納入了清朝盟旗制度管轄之下。相比之下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儘管名義上也臣服於清王朝,可實際上並沒真正歸順入疆。

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以數千里大漠(今中國與蒙古國邊界一帶)為界劃分了內蒙古和外蒙古。“內蒙古”這一名稱從此出現於史籍並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這時的內蒙古更多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清王朝在中原漢地設有十八個行省;在東北設有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在外蒙古設有烏裡雅蘇台將軍轄區;在新疆設有伊犁將軍轄區;在西藏和青海分別設有辦事大臣轄區。

以上這些行政區劃都沒覆蓋今天的內蒙古地區。這裡仍維持著傳統的盟旗制度,無論是內地的省制或是清代在邊疆地區設立的將軍轄區、辦事大臣轄區等行政管轄機构均未覆蓋內蒙古地區。當時的內蒙古與今天在地域範圍上也有所差异:清朝建立後呼倫貝爾地區就被劃歸黑龍江將軍節制。內蒙古地區在清代前期的行政區劃版圖中一直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清王朝為防止蒙古諸部重新聯合成為統一的武裝力量始終致力於維持蒙古諸部的分裂局面,為此清朝按滿洲八旗模式對漠南蒙古諸部進行改造而創設了盟旗制度。清朝對蒙古的行政治理機构分為自治和官治兩種類型:所謂官治類型是指由中央派遣駐紮蒙古各地的將軍、都統、大臣等;自治類型是指盟旗制度下蒙古諸部的劄薩克組織。清朝在蒙古各要地設定駐防將軍大臣以監控和統轄各盟旗。

當時中央派駐的將軍或都統主要駐紮在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地:熱河都統駐熱河(今河北承德),治理遊牧蒙古,但關於城內漢人之治理與直隸總督合議;察哈爾都統駐直隸宣化府(今張家口),管轄內蒙古察哈爾部,關於城內漢人的治理問題與熱河同例;綏遠將軍駐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管轄土默特部,關於城內漢人的治理與熱河、察哈爾無異。

晚清時期日本和沙俄勢力加緊向蒙古地區滲透擴張,在這樣的形勢下不少有識之士提出移民實邊和蒙地改省的建議:所謂移民實邊就是從中原內地向蒙古地區移民以强化邊防;所謂蒙地改省就是將蒙古地區設定為類似於中原內地的省份。在此之前的1884年清政府已將原伊犁將軍轄區改為新疆行省;1885年鑒於臺灣的重要性將其由隸屬於福建的一個府正式設立為一個省。

辛亥革命後沙俄趁機煽動外蒙獨立:1912年冬至1913年外蒙叛軍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內蒙古。內蒙古面積狹長、地域遼闊,在當時中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格局下實在難以做到首尾兼顧,於是將內蒙古折開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部分的方案再次被人提及。1914年7月6日北洋政府將清政府時期處於盟旗制度治理下的內蒙古地區折開為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特別區並設定都統管轄。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以《建國大綱》中僅有省制而無特別區之規定將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改設為省。東四盟之一的昭烏達盟在當時就是由熱河省管轄。在清代由黑龍江將軍節制的呼倫貝爾盟在民國時代仍歸屬於黑龍江省。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省的設立在當時的形勢下對穩定邊疆局勢、鞏固中央政府對內蒙古的統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卻使內蒙古處於被新設的行省分割統治的局面之下。

當時就有人曾說過:“若干年後內蒙古之名也許將不復存在”。這實際上是在當時中國面臨列强侵略的邊疆危局下以犧牲蒙古族同胞的利益來强化對當地控制力度的應急政策。隨著民族危機的解除這種應急政策的負面效應表現得日益明顯:當地部分別有用心的王公貴族利用當時蒙古族同胞對改省的抗拒心理陰謀煽動民族對立情緒,甚至試圖策動內蒙古獨立。

1945年10月出身蒙古土默特部的烏蘭夫衕誌受中共中央的委派解散了以蒙奸博英達賚為首的“內蒙古共和國臨時政府”。在烏蘭夫的斡旋下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於1945年11月在張家口成立,內蒙古那些別有用心的王公貴族製造分裂的陰謀落空了。1946年8月烏蘭夫開誠布公地向中央提出:蒙古族人民迫切希望在中國革命勝利後恢復歷史上的內蒙古版圖。

11月26日《中共中央關於考慮成立內蒙自治政府的指示》回復道:“現在即可聯合東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中央對蒙古族人民的要求充分理解並决心在革命勝利後實行基於民族平等原則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王爺廟(烏蘭浩特)召開。大會通過了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和暫行組織法大綱,同時選舉產生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和臨時參議會的組成人員。

自治政府成立時直接管轄的區域有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等5個盟共30個旗1個縣和3個市。這時哲裡木盟暫由遼北省管轄,卓索圖盟和昭烏達盟暫由熱河省管轄,烏蘭察布盟和伊克昭盟仍處於國民黨當局控制的綏遠省管轄之下。當時內蒙古的民族區域自治只能在中國共產黨管轄的地區進行,所以進一步推行民族區域自治還取決於戰爭形勢的進一步發展。

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烏蘭夫向中央領導呈送了關於內蒙古基本情况的報告。中央領導在經過充分討論後表示:在全國解放後將阿拉善和額濟納劃歸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駐地先由烏蘭浩特遷至張家口,綏遠解放以後再遷至綏遠省會歸綏。隨著解放戰爭不斷取得勝利以及解放區的日益擴大使內蒙古的民族區域自治工作得以穩步推進:東北全境解放後中共中央撤銷了遼北、遼西等省。

1949年5月原屬遼北省管轄的哲裡木盟和由熱河省管轄的昭烏達盟正式劃歸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1949年9月內蒙古全境解放,12月2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改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12月下旬自治區政府駐地遷至張家口。至此建立在對歷史上內蒙古版圖折開基礎上的綏遠、察哈爾、熱河三省已完成其全部歷史使命,不過三省也並不是同一天一下就撤銷的。

清朝中後期在人口增長壓力和列强侵略造成的邊疆危機下逐漸放開人口封禁政策:允許中原漢人到東北和內蒙古等地開墾土地。晚清時期河北、山西、陝西等地自然灾害頻繁:清光緒三年至五年由於連續三年大旱而導致了波及山西、直隸、陝西、河南、山東等省,造成1000餘萬人餓死,另有2000餘萬灾民逃荒到外地的大饑荒。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批百姓被迫離鄉背井前往口外尋找新的可開墾的土地。

以山西人為主的移民群體在這一時期帶來的農耕文化和口外蒙古人的遊牧文化逐漸融合,使晋文化得以在當地擴散,同時也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文化融合。這一從明朝中期延續至民國初年長達四百餘年的人口遷徙活動被稱為“走西口”。走西口與闖關東、下南洋、填四川、蹚古道合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人口遷徙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大量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的漢人遷徙到了內蒙古地區。

蒙地建省以後實行和內地一樣的管理,遷入內蒙古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到了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時當地的漢人實際上已佔據相當的比例。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後在中央的扶持下經濟越來越紅火,所以建國以後也有不少人湧入內蒙古。當時內蒙古轄下的察哈爾盟南部與察哈爾省北部毗鄰,交界地區蒙漢雜居、土地交叉,囙此農牧業衝突較為尖銳。

1950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察哈爾省人民政府經過反復協商和多次實地勘察完成了內蒙古察哈爾盟與察哈爾省之間的劃界工作。這次劃界以後原屬察哈爾省管轄的多倫、寶昌、化德3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到了1952年中央正式撤銷察哈爾省的建制,將其轄區分別併入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山西省及北京市。1954年3月6日綏遠省撤銷建制,其轄區全部併入內蒙古自治區。

1954年4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準予將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與此同時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駐地也正式遷至呼和浩特。1956年1月1日國務院根據1955年7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届二次會議的決議决定撤銷熱河省建制:以農業為主的承德地區和北票、朝陽、阜新、建平等縣分別劃歸河北省和遼寧省;以牧業為主或農牧並舉的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漢旗、赤峰縣、寧城縣、烏丹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56年4月3日國務院第26次全體會議正式批准:將甘肅省巴彥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額濟納蒙古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隨後取消了巴彥浩特蒙古族自治州,恢復了阿拉善旗的建制,改額濟納自治旗為額濟納旗,將這兩個旗合併為巴彥淖爾盟。至此內蒙古已大體形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狹長遼闊的版圖。黨中央、國務院在進行上述合併撤銷工作的過程中高瞻遠矚製定了開兩扇門的政策。

所謂開兩扇門的政策是對蒙古人和漢人同時提出要求:察、綏、熱三省的漢人要支持恢復內蒙古歷史版圖的統一自治事業;蒙古人要歡迎漢人進去開發白雲鄂博鐵礦、建設包頭鋼鐵企業。在內蒙古行政版圖調整的過程中大批來自其他省區的漢人來到內蒙古參與白雲鄂博鐵礦、包頭鋼鐵企業的建設。文革期間內蒙古東四盟一度劃歸東三省:呼倫貝爾劃歸黑龍江,哲裡木劃歸吉林,昭烏達歸劃遼寧……

1979年後東四盟又重新劃歸內蒙古。從東四盟的歷史可以看出:東四盟其實屬於內蒙古的歷史版圖,同時一直與東北地區保持著密切的地緣文化聯系。呼倫貝爾從清代到民國一直被劃歸黑龍江管轄;哲裡木盟在民國時期一度歸屬於遼北省管轄;昭烏達盟則一度曾由熱河省管轄……早在民國時期東三省就有很多人口來到內蒙古東部地區謀生和定居,囙此蒙東地區的民俗、方言、生活習慣都與東北三省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實“東四盟”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1979年內蒙古恢復原有的版圖和建制時東四盟被重新劃歸內蒙古。1984年昭烏達盟改為赤峰市後東四盟就演變為三盟一市,之後哲裡木盟改為通遼市、呼倫貝爾盟改為呼倫貝爾市。昔日的東四盟如今早已演化為三市一盟。嚴格意義上“東四盟”這個概念從1979年四盟複歸內蒙古到1984年昭烏達盟改為赤峰市只存在了前後不到五年時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