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金碧輝煌紫禁城,紅牆宮裏萬重門。太和殿大乾清靜,神武樓高養性深”。提起中國古都,或許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北京,西安,洛陽這四大都市,其實這四大都市的確是國內有名的古都。比如河南至今已經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而北京現如今也是我國的首都,享譽全球。
而若說到皇城,我們自然最先想到的就是坐落於北京的故宮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城,紫禁城也是全球現有規模最大的宮殿。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其實還有一座和北京、南京齊名的故都,現在只是一個縣,但他們的皇城要比故宮還大12萬平方米,但現如今,這個古都卻已沒落。
此地就是安徽鳳陽縣,這裡自古就有帝王之鄉,花穀之鄉等各種稱號,而鳳陽縣在古時也曾有過鐘離、濠州等各個名稱。而至於這裡為何會叫做帝王之鄉,其實和朱元璋有很大的關係。朱元璋在1328年10月份出生於濠州,後來朱元璋一路帶兵打仗,最後開創了大明王朝,做上了皇帝,在他登基的同一年明軍的北伐也終結了元朝的統治。
當開創了一個新王朝之後,最先考慮的就應該是建都的問題,那時明成祖的想法是,南京距離中原過遠,不容易對國內實施全面管理。萬一某個地方出現點什麼差錯不好及時處理,而中原的人力物力又都依靠江南,更何况朱元璋也對自己的老家有眷戀之情,所以他就决定要在濠州西二十裏的地方建立中立府。
當時建都這件事朱元璋交給了上柱國李善長負責,在洪武二年時,明中都以南京故宮作為藍本,參攷了公示圖,終於定下了最初的建築方案,而在這之後,朱元璋也調集了國內的上百個科技高超的建築工人,還有民夫軍士等等都投入於鳳陽的建都事業中。
由於建都事急,所以他們在第2年就已經開始動土起造,歷經三年後皇城和禁垣的城牆基礎大致已經建成,中都外城也基本已經建完。可由於此項工程本就較大,而且在明朝剛剛建立時,社會較為混亂,百姓對此也怨聲載道,又堅持了兩年之後,那些地方工匠管理人員為了趕工程,在皇上面前邀功,開始壓迫底層工人。
在明朝時期,建築所用的一磚一瓦都會刻上工匠的名字,而這樣性命攸關的事還要受到壓迫,對工匠而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聯合打擊,但由於他們只是弱勢的底層人員,所以也不敢反抗,若反抗則意味著可能經歷妻離子散的後果。
就這樣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他們在鳳陽宮殿中下詛咒。後來在朱元璋視察中都後得知此事,還有很多工匠都囙此被殺。也正是因為如此,新的問題擺在眼前,工匠數量少,資費又短缺,這個建都工程難以進行,最後只能放弃建都鳳陽的計畫,不過那些沒有完成的工程還在繼續,既然沒有作為京師的打算後,工程的把關就沒有那麼苛刻了。
不過僅用了6年的時間,這座明中都就已經有令人驚奇的巨大規模,據說在1375年,這個都城就已占地超過50平方公里,而其中的皇宮城區更是比總計佔據72萬平方米的故宮還大出了12萬平方米,包含17座城門,城中也盡是各種金碧輝煌的裝潢,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他們的霸氣和富足。
其實如果按照當時那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如今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皇宮建築就不是故宮了。但也正是因為修建這個都城造成了國家和社會的强大壓力,所以在1375年底時,關於建都問題還是陷入到了停滯。
在這之後,朱元璋也秉承著愛民之心,沒有再啟用這個建築計畫。一直到明成祖時期,則是以明中都作為藍本在遷都北京後,又打造了現如今的紫禁城,而這一處遺址在後續的發展中也沒有得到過太多的重視,雖然說在清朝時他也曾被多次修繕,但後來戰亂時期這裡又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一直到1982年,明中都正式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在這個沒有建成的都城中背後卻隱藏著明朝的輝煌歷史。只是可惜他沒有綻放出應有的光芒,所以這也導致這座都城坐落的地方,到現如今僅成為一個縣城,也就是“鳳陽縣”。
結語
可雖說如此,但因為這背後蘊藏著一段險些被遺忘的歷史,所以有了文化底蘊的滋潤,未來鳳陽縣也一定能够成為大放光彩的地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