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博
潘石屹還是“跑了”。
這是潘石屹第二次從房地產領域“精准逃頂”,其中的經驗值得我們研究、學習。2021年6月16日,在香港上市的SOHO中國(00410)發佈公告稱:黑石集團擬以現金要約收購公司全部股份,收購價格為每股5港元,總額236.58億港元。
SOHO中國,是潘石屹及其妻子張欣創立,並控股的企業。在這次交易之前,他們通過家族信託持有SOHO中國63.93%的股權;交易完成之後,潘石屹家族將只保留9%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黑石集團將持有總計52億股權的91%。我們可以大致算出:潘石屹家族在這次交易中,可以套現142.8億港元(稅前)。
上圖:SOHO中國股價走勢圖。如果這次交易不被監管當局駁回的話,意味著潘石屹家族基本上退出了內地房地產領域。剩下的9%的股權,只是什麼時候處理的問題了。
潘石屹1963年出生於甘肅天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廊坊石油管道研究室工作,1987年開始先在深圳,後在海南開始了房地產生涯。
上圖:2020年報裏潘石屹夫妻持股的資訊披露。
他的第一桶金,是在海南建省、建特區之後,那一輪超級房地產泡沫中掙得的。
我不知道潘石屹和他幾個朋友發財的詳情,但我知道那個時代海口最經典的場面:有人在豪華酒樓裏同時開兩個包廂,在甲包廂跟賣家達成一塊土地的轉讓協定,購入地皮;然後在乙包廂就把這塊土地賣出,中間的差價可能就是數百萬元。
當時的海南房地產市場,就這麼瘋狂。
潘石屹和他的幾個朋友——王功權、馮侖、劉軍、王啟富、易小迪,也就是“萬通六君子”,通過高利貸借來的錢,在海南那波房地產狂潮中“半年掙了1000萬”。當時是1993年。
1993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規模只有3.5萬億,而今天是227.6萬億。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放大,那麼當年的1000萬相當於今天的6.5億元。
在房地產泡沫中能掙到錢不難,能逃頂、套現才是真本領。
根據潘石屹多年之後的回憶,他們炒作一個樓盤的時候,王功權提醒說:應該查查我們捕手的這個盤有沒有土地證、房產證,否則上當了都不知道。
於是潘石屹到了海口市規劃局,申請要查這個樓盤的土地證、房產證等資料,但工作人員拒絕了他的申請。後來,他在朋友點撥下,送了5斤橘子和2條三五烟,獲得了海口房地產市場整體情况的資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潘石屹後來回憶說:
我把海口市規劃批了的面積,也就是市政配套費都遞交了的,加起來,除了一下海口的人口,我記得數位是四十九平方米。當時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積是七點四平方米,而海南剛剛建省,在海口這樣一個不富裕的地方,電都沒有,一個紅綠燈都沒有的地方,建房子要接近五十平方米,北京才七平方米多。這就是房地產泡沫啊,跑的越早越好。
正是因為獲得了海口房地產市場的真實數據,萬通六君子才得以在泡沫破裂前夕成功逃頂,守住了暴利。隨後,他們返回內地,各自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1994年,海南房地產泡沫造就的31歲的年輕富豪潘石屹,成功迎娶了從劍橋大學畢業,在高盛等投行工作過的美女張欣,開始著手打造SOHO中國。
然而遺憾的是,潘石屹沒有選對賽道。如果繼續投資房地產,他不應該選“賽道最窄”的辦公大樓,而應該選住宅。
但沒有辦法,上帝不可能把所有的機會都給他。
SOHO中國剛開始的日子,順風順水。因為1994年的中國,無論是高檔寫字樓、大商場還是住宅,都統統稀缺。相比之下,在北京這樣的首善之區開發高檔寫字樓,利潤還要高一些。
SOHO中國非常重視產品設計,捨得花鉅資邀請國際一流設計公司,所以產品基本上都帶有地標性質。潘石屹夫婦後來之所以在微博上有那麼高的人氣,跟他們產品非同尋常的品位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很快,辦公大樓就開始過剩了。這很容易理解,中國的新增建設用地都來自政府,而地方政府更願意建設高檔寫字樓,而不是住宅。因為住宅不可能產生持續的稅收,只有交易的時候才有稅收。辦公大樓不同,裡面的企業會持續納稅。而且辦公大樓光鮮、上檔次,容易給都市樹立新形象。
其結果,是各地的辦公大樓早早就飽和了。
2018年5月,一份《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各市州中心城區、各縣市商品房庫存去化周期的函》曾在網上流傳,裡面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湖南不少縣市“非住宅”(包括辦公大樓等)的去化周期竟然大於240個月。也就是說,這些市縣20年不建辦公大樓、商場,才能把庫存消化了。
潘石屹肯定早就發現問題不對了。所以從2012年開始,SOHO中國就開始向著“包租婆”方向轉型。到2015年,SOHO中國已沒有地產銷售收入,成為純收租的公司。
上圖是SOHO中國最近幾年的盈利情况,2020年下滑到了5.4億元,2017年的時候還高達47.9億元。在歷史上,SOHO中國的利潤還達到過100億元左右。
可以這樣說:潘石屹早就對房地產開發意興闌珊了。到了最近幾年,連包租婆的生活都不想過了。2014年以後,SOHO中國一直在拋售資產,下麵是一家媒體整理的拋售清單:
2014年,SOHO中國將上海SOHO靜安廣場和SOHO海倫廣場以52.32億的價格出售給了金融街控股;
同年9月,SOHO中國將上海淩空SOHO 10萬平米物業以30.5億的價格出售給攜程網。
2015年,SOHO中國將上海外灘國際金融中心地塊,以84.93億元價格出售。
2016年,SOHO中國又將上海SOHO世紀廣場賣給國華人壽保險,總價32.2億元。
2017年虹口SOHO、淩空SOHO分別以35.7億、49.44億賣給了新加坡公司吉寶置業和香港知名私募基金公司基匯資本。
2019年,SOHO中國先後出售了總價值78億元的13個辦公物業項目以及價值7.61億元2583個地下停車位。
上圖是2020年報裏披露的,SOHO中國仍然持有的物業,只剩下了北京和上海的9個項目。
我稍微加了一下,可租面積不到83萬平方米。至於公司公告的最新披露是,持有130萬平方米的物業。估計其中相當一部分未出租,一部分是自用的,還有些是公用面積。
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賬:按照此次收購要約,52億股、每股價值5港幣,公司總市值為260億港幣,折合人民幣214.3億元。
130萬平方米的、上海北京最覈心位置、最新潮設計的商辦類物業,總價值才214.3億人民幣,平均每平方米才1.65萬元人民幣!
去年的時候,黑石曾出價40億美元(購買股權比例不詳,假設還是91%),當時沒有成交(當時匯率是7)。我們可以推算出來,當時的叫價折合每平方米是2.37萬元。
交易拖延了一年,最終價格便宜了30%,相當於打了7折。
算完這筆賬,你會覺得驚心動魄:北京、上海比較好位置的甲級寫字樓,最終打包出售的時候,竟然是這個價格!
其實,由於雙方交易的是股權,而不是9個具體項目,避免了天價的土地增值稅。再加上是在香港交易,稅費更低。此外,在香港套現的資金來去自由,可以順利匯往全世界大多數地方。
過去這些年,潘石屹家族在拋售中國內地不動產的同時,在美國進行了大量收購和投資。所以有媒體認為,潘石屹不是不投資,而是轉到美國投資了。
那麼,該怎樣評估潘石屹的第二次逃頂?
我的看法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只要不違法、不違心就好。中國有句古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很難說選擇誰對誰錯,只有對誰合適。
作為一個商人,潘石屹顯然是成功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他是非常幸運的。中國40多年的改革紅利,他都遇到了。包括獲得高考資格,能到國企工作,能有機會闖深圳、海南並發財。這裡面有他個人智商高的因素,也有時代的大機遇。
網上有句話比較流行——“不要把靠運氣賺到的錢,靠實力給虧掉了”。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福禍相依。財務自由了,就想辦法守住它,這是明智的。
房地產領域,獲得成功之後主動退出,潘石屹不是首例。在內地有綠城的宋衛平,在香港有“超人”李嘉誠。在科技圈裏,有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還有黃崢的老師段永平。
潘石屹誤入了賽道狹窄的辦公大樓領域,如果他創立SOHO中國的時候進入的是住宅領域,或許他可以做得更大而不用退出。
但世事難料,以潘石屹夫妻的個性,如果搞住宅可能會走高端路線,在嚴格限價的今天,走高端小眾路線的開發商倒下的比比皆是。
潘石屹雖然沒有能力讓企業徹底轉型,但他早早實現在香港上市,建立了家族信託,為今天的撤離建好了跑道。而且最終拿在手裡的9大項目,品質都還不錯,還有黑石這樣的大企業願意接盤,應該說已經非常不容易。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商人。未來的中國,需要更多科技創新類的企業家,他們將是未來的“網紅”。
房地產的大時代,正在過去。這個行業正被剝去金融内容,越來越像製造業了。
潘石屹的選擇,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模仿的價值。因為財富差异太大,邏輯完全不同。普通人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長期抗通脹工具,安全第一、穩健第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城市的優質不動產,尤其是片區好、配套好的住宅,仍然有長線價值。
但普通人也要有逃頂意識,比如當一個片區見頂之後,你需要換一個新的區域投資。如果你在人口流失的三四線都市,需要逃頂到大城市、高級別都市投資。樓齡太長的高層建築,也需要逃頂,否則會坐困愁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