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教育”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市教委印發《關於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複讀生的通知》。覈心資訊是:嚴明紀律,禁止招收複讀生;嚴查問責,堅決處理違規行為。
很多人把政策誤讀了
2002年,教育部《關於加强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幹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各地公辦高中不得佔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生複讀班,也不得招收高中畢業生插班複讀。”
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也有不許公辦普通高中招收複讀生的規定。
重慶的政策,是和前一段,禁止初中生去公立學校複讀參加高考是遙相呼應的。
初中生第一次中考沒考上普通高中,一般來講不可以在公立學校(九年義務教育體制內)複讀。不反對去自學備考、私教備考和培訓機構備考等機构複讀。
一直以來,國中的升學率都是6:4,從今年開始,升學率預計降到5:5,也就是說將有一般的學生不能上高中,只能被強制分流。
也就是說:你失去了在公立九年義務教育學校複讀初三的權力,並沒有失去通過非義務教育的管道,再次參加中考考試,進入高中讀書的權力。
這個中招政策,很多地方已經跟進。
重慶的高中複讀政策,是中招政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下一步,很多地方會跟進。也就是說:公立學校是財政撥款維持的,你有一次就會就行了。想複讀,可以去非公立學校去,還可以繼續參加高考。
極端的例子和扭曲的現象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梁實,1967年出生。1983年起,梁實開始報名參加高考,至2020年已經參加過24次高考,都失敗了,被網友戲稱之為“中國第一鐵腦殼”、“高考最牛釘子戶”、“中華第一考王”。成為了高考考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021年是梁實第25次參加高考,現時成績沒有出來。
2011年,梁實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參加高考。梁實考了337分,兒子卻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學。現在是兒子在國外研究生畢業了,他還在考。其中,梁實有幾次過了二本線,他卻想著上一本,就繼續考試。
梁實是個小商人,很多時候,都是在公立高中的複讀班免費就讀。
吳善柳,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人,1982年生。從2007年起,吳善柳輾轉欽州市多所高中複讀參加高考,並曾被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名校錄取,但他均放弃就讀。2014年,吳善柳被清華大學錄取。2018年7月畢業,進入鄭州某高中任教。
欽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稱,對於高考特別優秀的學生,前幾年會由財政劃撥專項資金,以現金作為獎勵。吳善柳在公立高中,依靠地方高考政策的財政獎勵,當了多年“考霸”。公立學校給他盡了多年義務,畸形的高考獎勵政策給他了物質基礎。他倒是如願了,納稅人的錢算被他折騰得嘩嘩白流了。
現在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等,依靠網絡一批複讀生,和應屆生大比拼。明明是違背了國家辦教育的初衷和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居然成了所謂的全國名校,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從小這樣投機取巧的教育模式,延伸為社會上許多反邏輯的現象大行其道,也就不足為怪了!
公立複讀班造成的嚴重內卷,浪費了納稅人的錢,也違背了國家選拔人才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同等智商,應屆生的分數比複讀生肯定要低一些。
舉個例子:同年的應屆生考600分和複讀生考的620分哪個更能體現高考選拔優秀人才的初衷?很明顯是應屆生。
比如說今年清華在某省招五個人,往往是複讀生高出了幾分,他把資源占了。本來很優秀的應屆生也想考清華,這個考生就也去複讀了,形成了惡性循環。以至於大多孩子必須上過高四才能考上滿意的大學,嚴重內卷。
問題是,公立學校辦複習班,納稅人還得給這個惡性循環買單。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甚至讓外省的複讀生來本省參加异地高考,害得本省的應屆生和本省的複讀生一起拼不說,還得應付外省的複讀生——整個一個亞歷山大!
這個問題,早多少年前就提出了,一直沒有解决。今年國家出臺政策解决中招問題,地方上開始著手解决高中複讀班問題了。看來,這次真的是“狼來了”!
中招和高中複讀班政策說明,國家不反對個性人物和特殊人物,但是以後,公立學校不會再拿著納稅人的錢讓你隨心所欲了——你可以自便選擇其他學校,自己拿錢玩個性,繼續你的考試歷程。
當然,也有當前就業勞動力年齡不斷延遲化、大齡化,過度的學習導致社會勞動力不足,加上人口老齡化來臨,亟需釋放大量新勞動力,所以,不能再便宜那些個性考生了。
重點又來了:取消了公立學校的複讀,口頭上強調為中學生減負,政策上很明顯是在給中學生加壓。
這次,家長總算又多了一條嚇唬孩子,也叫作勵志的籌碼,可以從國中一年級就開始,上六年螺絲了!
中學生們可謂亞歷山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