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群連夜輾轉兩地去了哪?

云南 144℃ 0
摘要:6月14日晚,象群溜溜達達地從易門縣十街彝族鄉南山村後山下了山覓完食物後,在上山的路口,它們沒有停留,繼續前行。6月15日晚11點,象群進入了峨山縣大龍潭鄉山口村活動。6月16日下午3點,玉溪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和應急工作前線指揮部觀察發現,大象離易門十街鄉建大村只有300米,整個安全防範和應急工作機制迅速運轉起來。對北移亞洲象造成的羣衆經濟損失,雲南已啟動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定損賠付工作。

截至6月17日18時

象群總體向南偏西方向遷移7.4公里

持續在易門縣十街附近迂回活動

獨象離群12天

與象群直線距離18.8公里

15頭象均在監測範圍內

人象平安!

其實這兩天

野象群輾轉了兩地進行活動

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最新動態

6月14日晚,象群溜溜達達地從易門縣十街彝族鄉南山村後山下了山覓完食物後,在上山的路口,它們沒有停留,繼續前行。

6月15日晚11點,象群進入了峨山縣大龍潭鄉山口村活動。

6月16日淩晨2點,象群又往易門十街鄉方向折返。此後它們來到甸末山頂呼呼大睡……

6月16日下午3點,玉溪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和應急工作前線指揮部觀察發現,大象離易門十街鄉建大村只有300米,整個安全防範和應急工作機制迅速運轉起來。

此後,象群在玉米地裏大快朵頤,吃得心滿意足後,朝著偏西的方向踱步離去了,人象平安。

大象逼近村莊

指揮部組織村民迅速疏散

下午3點,大象離村莊300米。

建大村坐落在半山坡上,四周有樹林和農田。村莊入口處,一臺怪手橫在路上,擋住了無關人員進入。村莊裏靜悄悄的,大門緊閉,一些村民站在在自家房屋的二樓,探出身子,有些好奇也有些緊張。

村子的另一頭同樣堵著挖機。再往前走50米,田地裏看到了象群。

一覽無遺的陽光下,象群站在綠油油的玉米地裏大快朵頤,耳朵輕輕撲扇,時而甩甩象鼻。

北移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和應急工作前線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楊應勇兩小時前就來到了村裡。疏散完村民,他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象群:“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做村民的工作,今天大象有進村的迹象,我們提前兩小時又做了一遍工作。”

楊應勇不放心,他和幾比特工作人員反復核對象群數量,避免有遺漏的大象沒有在視野內存在隱患。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吃得心滿意足後,大象朝著偏西的方向快步離去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聽說象群走遠了,好奇的村民忍不住紛紛下樓來。十街鄉建大村前村支書周福清大聲叮囑村民:“大家都回家去,不能下地幹活,要注意安全。”

周福清告訴記者,這個村有176人,59戶,雖然提前做了亞洲象防範文宣和提示,村民還是對大象比較好奇。“最近一個星期,我們基本天天都給老百姓做宣傳,要做到人象和諧平安。”

路途漫漫

象群自得其樂

6月17日上午,象群沿著易門十街鄉與峨山縣大龍潭鄉邊界山脊一線活動。山大溝深,道路險阻,不斷有野象靠近懸崖邊一探究竟,看看路况如何,但最終還是徘徊不前。

最終,在頭象帶領下,象群逐步沿山脊西北一側活動,避開危險懸崖。由於山頂灌叢密佈,加上時不時有降雨,野象行走起來不是那麼方便。

野象在下陡坡時通常前脚保持稍微彎曲,後腿完全趴在地上,以一種俯衝滑行的姿勢通過滑坡路段。

對於小象,濕潤的泥土反而成了他們閒暇時的玩具,用象鼻卷土灑在對方身上,有時還跟同伴玩起鬥牛、頂頭、你追我打等遊戲,樣子憨態可愛。

其實,這不僅僅是同伴之間的玩耍,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泥土裏有豐富的礦物質,對於象群來說,這也是補充礦物質的一種有效管道。

落單小象離群18.8公里

母象首領隔空喊話!

另一方面,截至17日,離群的小公象已經單獨生活12天了,現時仍然位於昆明市晉寧區雙河鄉,持續在村莊稀少的林地內吃吃玩玩,歸隊意圖仍然不太明顯,這也讓專家和網友們操碎了心。

“落單”的小公象。@小央視頻截圖

這只10歲的小公象為何離群?離群後如何與象群“聯絡”?出走後的小象是否準備“自立門戶”,最終是否會與象群匯合?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叛逆”獨象曾多次離群

關於獨象離群的原因,眾說紛紜,雲南北遷亞洲象群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專家組成員、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接受雲南網記者採訪時介紹,象群屬於母系社會,公象在成年以後,會在本能驅使下離開原生象群,尋找繁殖機會,避免近親繁殖。未成年的公象出走,在普洱、版納也曾出現過,屬於象群的正常活動。

“據我們觀察,這頭出走的小公象比較聰明、生存能力也很强,在北遷的過程中曾多次離群,但每一次都能找到象群。”陳明勇介紹,從觀察情况來看,這頭獨象未與同伴發生過打鬥等行為,有可能只是單純想自己“靜一靜”。

獨象如何與象群取得聯系?

在出走期間,獨象曾被報導與象群多次“隔空喊話”,那麼,象群是如何與同伴進行交流呢?

“落單”的小公象。@小央視頻截圖

據相關專家稱,亞洲象在叢林中過群體生活,象群內部和不同象群之間彼此需要交流。研究結果表明,亞洲象的通訊行為管道很多,包括聽覺通訊、嗅覺和味覺通訊、形體通訊和震動感應通訊等。

陳明勇介紹,指揮部在11日和12日均監測到獨象和象群通過聲音交流。11日,獨象和象群同步發出鳴叫。12日,獨象和象群裏的領頭母象再次交流,獨象一度向象群快速移動。由此推斷,象群之間一直是有聯系和交流的,落單大象要找到象群,也並非難事。

獨象何時回歸象群?

“自6月5日走散以來,獨象與象群距離忽遠忽近,曾多次匯攏,最近的時候僅有幾百米,但最終未相聚,具體原因尚不清晰。”陳明勇介紹,當前獨象和象群停留的區域食物相對充足,囙此遷徙速度有所放緩,也有可能是在等小象匯合。

“落單”的小公象。@小央視頻截圖

儘管在普洱、版納也出現過雄象未成年就獨立的情况,但陳明勇告訴記者:“從這只小象以往的活動情况來看,初步判斷還是會與象群匯合,現時難以進行干預,只能進行密切監測,建議周邊居民儘量避免刺激它,以免被雄象攻擊。”

亞洲象北移途中工作人員精心守護,沿途羣衆的動物保護意識,大象簇擁著小象抱團睡覺的動人畫面,都深深打動了人們。亞洲象北移途中的一幕幕情景,成為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範例。

這次象群北移路線幾乎跨越半個雲南,各方全力以赴、合力保護。各地各部門採取柔性措施,沿途護送象群,做好人員疏散,確保人象安全。通過隔離圍擋、投喂象食等管道,引導象群避開村鎮、都市人口密集區。

對北移亞洲象造成的羣衆經濟損失,雲南已啟動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定損賠付工作。村民們為野象準備了一車又一車的玉米、鳳梨等食物。監測預警人員航拍大象時,把無人機高度保持在100米以上,盡可能减少對象群的打擾。

從一個個細節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生態保護意識和能力日益增强。

近年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採取有力措施,保護珍稀野生動物。建立了西雙版納等11處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4253平方公里,有效保障了亞洲象覈心種群及關鍵棲息地的安全。在亞洲象分佈區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同時,嚴厲打擊盜獵和非法貿易。

近30年來,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50頭左右增長到現時的300頭左右;上世紀90年代,亞洲象分佈於雲南2個州市、3個縣區、14個鄉鎮,截至去年底,長期活動範圍擴大到3個州市、12個縣市區、55個鄉鎮。亞洲象種群擴散,是我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一個體現。

生物多樣性關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首批締約國和積極履約者,中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加快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步伐,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提高社會參與度和公眾意識。

中國將於今年10月在雲南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故事

將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

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來源:春城晚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