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墳墓被炸開後,屍體並未腐爛,還在他的口袋裏發現了紙條
1935年11月1日,汪精衛在南京參加會議時中槍受傷。雖然槍傷已經治癒,但脊椎中仍有一顆子彈無法取出。1943年8月,汪精衛病情復發。後來,他在南京日軍醫院做了手術。子彈被取出,他的情况一度穩定。1944年1月,王精衛病情突然惡化,無法在中國繼續治療,只好去日本治療。王經緯沒想到,他的日本之行變成了一次死亡之旅。當年3月3日,汪精衛住進名古屋滴田附屬醫院。第二天,日本組織最好的醫生給汪精衛做手術。
手術成功,病情一度好轉,但很快惡化。11月9日,汪精衛在醫院去世,享年61歲。一代漢奸死在日本,但在他死前,他安排了後事,並要求埋葬在南京。據汪精衛遺言,希望埋在離中山陵不遠的地方。汪精衛的妻子陳碧君和汪精衛名下的高官在中山陵附近進行了搜查,最終選擇了紫金山南麓的梅花峰。按照此前的規劃,汪精衛陵園將由墓室、祭祀廳、牌坊、門衛室等部分組成,總投資5000萬元。
由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失敗,汪精衛的墓地只能建在草地上,但不能完全完工。陳碧君也很清楚,汪精衛有很多罪行。國民黨一回到南京,她丈夫的墓地就有可能被毀。陳碧君命令運送5噸碎鐵片,並用混凝土攪拌,將墓穴澆灌,使墓園極其堅固。然而,汪精衛的墓地再也承受不起爆炸物的轟炸了。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仍以南京為首都,蔣介石訓示炸毀汪精衛墓地。當時,正是何應欽下令第74軍第51師工兵營負責古墓的破壞。1946年1月21日晚,工程師們用150公斤重的炸藥炸毀了墓地。
當時,南京市的馬超俊全程監督,見證了棺材的開棺。馬超俊後來在回憶中說:“汪精衛的屍體在埋葬前用防腐劑防腐,屍體還沒有腐爛。屍體上掛著一面藍天旗、一件海軍長袍、一件夾克和一頂帽子。”棺材裏只有一件隨葬品,那是汪精衛親手寫的詩稿。縱觀全文,大部分都是早年出版的。在詩稿的最後一頁,有汪精衛的詩“心會毀滅一切,沒有不抱怨的地方”。令人驚訝的是,在汪精衛的上衣口袋裏發現了一張三寸長的便條,上面寫著四個字:“靈魂的回歸”。汪精衛的遺體被火化,墓地被夷為平地。之後,在原址上建了一個小亭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