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時20分,劉芸麗和同學們準時進入教室,翻開書本很快沉浸到知識的海洋中。從進入大理一中“華萌班”的第一天起,這群品學兼優的孩子們便懷揣夢想,卯足勁為遇見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從“能上學”到“上好學”,雲南青基會依託“希望工程”公益項目聚焦教育幫扶,2013年開始創新突破,聚焦雲南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高中學生,為他們提供資助和幫扶。如今,在全省開設了10個“希望高中班”,夢想的星星之火就此點燃。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間隙,楚雄一中”亮創班“學子爭分奪秒溫習功課。
“那一夜,我失眠了”
“因為有希望,所以我們成長。我想,當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不會再陷入沉思,不會再失眠……”剛參加完高考的羅金順是楚雄一中“亮創班”第一届畢業生,如今對大學生活滿懷期待的他,回想起3年前的這段時光,幸福中帶著幾分感慨。
573.4分,中考成績出來後,羅金順既高興又烦乱。
這個成績既可以上縣裡最好的高中,還可以選擇州一中。縣一中希望他留在本地上學,並獎勵兩萬元獎學金。
獎學金不僅可以承擔自己高中學業所有的支出,還可以幫助父母減輕經濟壓力,讓他們少一點辛勞,但他不甘放弃全州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習環境。
“那一夜,我失眠了。”羅金順內心十分烦乱。
得知羅金順的情况後,在國中班主任及學校、當地團委的推薦下,羅金順得知雲南希望工程在楚雄一中開設了“亮創班”。進入“亮創班”的學生,每學年可獲得6000元的資助,用於學習生活費的支持,學校按每月600元對學生進行發放,連續資助三年,直到高中畢業。
雲南青基會學生資助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選拔和評估,羅金順和其他49名同學符合條件,最終如願進入楚雄一中“亮創班”。
羅金順的同學崔豔告訴記者,能進入“亮創班”的同學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但由於家庭經濟狀況等原因,有同學曾一度打算放弃學業,希望早日步入社會打工賺錢幫家裡減輕經濟負擔。
“事實上,不少同學家裡,父母從小就因家庭經濟困難沒有讀書,造成了現在生活的窘境。如今,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大家不僅不會再為沒錢讀書而苦惱,也不用擔心將貧困帶給下一代。”崔豔說。
大理一中”華萌班“到北京夏令營,在網易有道公司開展”破冰遊戲。
因為有你,所以有了希望
初夏,步入位於大理古城的大理一中,園林式建築的校園別具特色。
“華萌班”文科班學生劉芸麗的夢想是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將來成為一名記錄時代變遷的記者。
到北京上大學的願望緣於高一下學期,在捐方的資助下,劉芸麗和“華萌班”的同學們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以及故宮、長城等地遊學、遊覽,第一次出遠門的她和同學們在參觀了中國最知名的高校後,都暗自在心中立下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
“學校前身是‘西雲書院',校址原為雲南提督楊玉科的爵府,楊玉科一向關注教育,後捐獻爵府和家產辦學,從西雲書院到大理一中,144年辦學從未中斷,這個初衷,與‘華萌班'的創立理念——知識改變命運;熱愛社會、傳遞溫暖非常契合,一脈相承。”大理一中校長李瑞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每年都有50比特同學因“華萌”相逢大理一中,讀書養氣,從2016年開始,“華萌”學子在北大、清華、人大、復旦、浙大、川大等全國知名高校遇見更好的自己。“華萌班”囙此已成為學校的標杆,“華萌”學生也是全校學生的榜樣。
去年畢業於“華萌班”的學子楊四梁,現就讀於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法學專業,在希望工程及愛心企業的資助和薰陶下,進入大學的她也加入了學生會社會實踐部,“我希望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瞭解社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楊四梁告訴記者,“華萌班”的資助企業——TCL集團是自己一生感激的愛心企業,在這份愛的溫暖下,做一個“對自己負責任、對社會有愛心、對人類有貢獻”的公民是自己的追求。
2019届張佳同學在畢業發言中,有一句話令同學們印象深刻——“‘希望高中'學子,不是我們貧困的標籤,而是我們優秀的代名詞。因為有你,所以有了希望。”
捐資方代表與紅河一中”佳盛高中班“學子開展活動。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2020年2月,紅河州一中“佳盛希望班”的同學們收到資助人郭恒友的一封親筆信。信中,郭恒友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並鼓勵同學們在迎接高考這一人生階段性的關鍵時期,穩紮穩打、縱身躍上人生的新臺階。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五個月後,當“佳盛希望班”第一届畢業生以優異成績向愛心企業、雲南青基會及各級團委彙報時,學生代表李海全深情地朗誦了汪國真的詩《感謝》,濕潤了在場嘉賓的眼眶。
“為進一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青少年無後顧之憂地接受高中教育,雲南希望工程始終注重‘扶貧'與‘扶智’‘扶志'有效結合,深化助學育人、鑄魂育人。”雲南青基會理事長倪志偉告訴記者,經過8年的努力,“雲南希望工程希望高中班”項目逐步被更多捐贈人接納和認可,雲南青基會在中國青基會、華萌基金、亮創教育助學基金、沁源基金會、佳盛集團、安踏集團、貝泰妮公益基金等愛心捐贈方的支持,以及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已成功在大理、楚雄、巍山、思茅、紅河、滄源、西盟、會澤等地共開設10個“希望高中班”。
截至目前,“希望高中班”已累計資助1000名高中生,其中,50名學生已大學畢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我就像那小小的苔一樣,自小長在田間地頭,不曾有機會學習琴棋書畫來包裝自己,但我知道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微小如苔,卻也有自己的堅強倔强,努力綻放生命的花朵。”2018年考上清華大學的“希望高中”學生李秒的畢業感言代表了這群優秀學子的心聲:“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雲南網記者張馨雲攝影報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