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717年底,拉藏汗戰死於拉薩,長子噶登丹衷被殺,次子蘇爾紮及其他汗室成員被送到伊犁監禁。汗廷一朝覆亡,作為屏藩的青海諸臺吉頓時一片混亂。雖然,以羅蔔藏丹津、察罕丹津為首的臺吉們對拉藏汗不滿,甚至迎立格桑嘉措為新的六世達賴,與拉藏汗對抗。但畢竟也算是家務紛爭,準噶爾無緣無故的橫插一手甚至將國家滅亡,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羅蔔藏丹津是顧實汗第十子達西巴圖爾之子,年紀比拉藏汗為小,卻是拉藏汗的親叔叔,在和碩特第三代貴族中地位最為尊貴。汗廷覆亡,他當仁不讓的成為救亡的首腦,積極準備反攻西藏。可是,準噶爾實力強大,大策零頓多布用兵如神,和碩特諸首領都感到力有不逮。
早在1697年,康熙皇帝擊敗準噶爾汗國噶爾丹之後,便趁勢對青海和碩特諸部施壓要他們歸附。雖然從顧實汗開始,青海八臺吉便是和碩特汗國的屏藩,但和碩特汗國本身也是清朝的“庶邦”,為了避免麻煩,以達西巴圖爾為首的諸部臺吉與清朝在察罕托羅海會盟,承認歸附。康熙皇帝册封達西巴圖爾為“和碩親王”,其餘臺吉分別為“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及“輔國公”等。
從此,清朝的勢力逐步滲透到青海東北部,對青海和碩特諸部有著極大的威懾。而在拉藏汗廢除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時候,清軍更是深入到青海腹地,支持拉藏汗。這樣的情勢下,若要恢復汗國,羅蔔藏丹津等人不得不依靠清朝。康熙皇帝也深知,和碩特汗國立國近一個世紀,在西藏三區影響甚巨,雖然拉藏汗的倒行逆施丟了人心,而準噶爾的暴行卻仍會讓僧俗百姓傾向於和碩特。沒有和碩特貴族的支持,自己進軍西藏將相當困難。
於是,1718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召見羅蔔藏丹津,對他作出了一個天大的許諾。康熙皇帝鄭重的對羅蔔藏丹津道,只要和碩特幫助大清進軍西藏,“取了土波特國,將爾等內中立汗”,只要驅准寶藏,“一切照原不變”。羅蔔藏丹津是所有和碩特貴族中實力最大,承襲了父親的“親王爵位”,又是地位最尊的,康熙皇帝所謂“將爾等內中立汗”,可說非他莫屬。
對羅蔔藏丹津來說,宗主國大皇帝一定是金口玉言,說到做到,不僅滿心歡喜,回到青海後,積極組織和碩特諸部配合清軍行動。在清軍進軍西藏的途中,羅蔔藏丹津等首領率軍協助,同時和碩特軍民還負責情報收集,沿途輜重轉運,並大力宣傳清軍入藏是為了複立格桑嘉措為達賴喇嘛,這場戰爭是拯救黃教的聖戰。
西藏僧俗百姓本就痛恨準噶爾軍,再加上和碩特貴族站在清軍一邊,紛紛投效。大策零頓多布雖然有勇有謀,但終於寡不敵眾,被迫退回漠西。清軍毫無懸念的佔領西藏,立格桑嘉措為六世達賴喇嘛,大局初安。羅蔔藏丹津滿懷希望的等待著康熙皇帝實踐諾言。
康熙皇帝沒有履行諾言,他的理由相當充分:西藏初安,以穩定為重。在清廷的安排下,喀爾喀王公策妄諾爾布、敦多蔔多爾吉、阿拉善親王阿寶、原拉藏汗大將隆布鼐、阿爾布巴和羅蔔藏丹津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政府”,處理西藏戰後事宜。雖然有些失望,但羅蔔藏丹津認可了康熙帝的安排,安心在“臨時政府”中任職。
豈料,1721年,康熙皇帝下詔改組西藏臨時政府,命策妄諾爾布率軍鎮守西藏,廢除藏王,封康濟鼐、阿爾布巴為貝子,隆布鼐為輔國公,頗羅鼐為一等臺吉,讓他們共管西藏事務。而羅蔔藏丹津等和碩特貴族全部回到青海,不得再滯留西藏。這“藏人治藏”的方針徹底擊碎了羅蔔藏丹津的複國夢,被玩弄之後惱恨和沮喪迅速佔據了他的心,在無奈之下,他只得返回了青海。畢竟清朝太强大了,羅布藏丹津只能隱忍自己的不滿,他還希望著皇帝能够回心轉意。
1722年,大清聖祖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皇帝繼位。羅蔔藏丹津認為自己的希望來了,新皇帝也許會遵守諾言。他再次失望了,而且比上次更為失望。雍正皇帝標榜“以一人治天下”,對權力的把持比乃父更甚,自然更不可能去履行父親曾經違背的諾言。非但如此,連青海的狀況也要改變一下。他要對青海和碩特“眾建以分其勢”。
1723年2月,雍正皇帝特意詔封察罕丹津為親王,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奈為多羅郡王,同時,命羅蔔藏丹津和察罕丹津共掌和碩特右翼,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奈掌管左翼。察罕丹津、額爾德尼額爾克托克托奈兩人的地位原本遠低於羅蔔藏丹津,如今一下子與其平起平坐,頓時驕橫不可一世,屢屢與羅蔔藏丹津相爭,甚至上書清廷,狀告羅蔔藏丹津謀反。
雍正皇帝早就有心徹底歸併青海,接到察罕丹津等人的告狀後,便與陝甘總督年羹堯商議進軍青海,但又不想在登基初年便大動干戈,决定第二年春出兵。可察罕丹津卻比主子還要著急,1723年8月初,竟自領兵攻打羅蔔藏丹津。羅蔔藏丹津正窩著一股火,立即組織兵力迎頭痛擊。察罕丹津及其屬下不能抵擋,潰不成軍,率妻子屬下140餘人逃入河州老鴉關,得到清軍的保護。
這次作戰,使羅蔔藏丹津徹底放弃了一切幻想。西藏沒了,連青海也都快保不住,祖父創下的基業眼看就要毀於一旦。自己一再隱忍,清廷仍要除之而後快,除了奮力一搏,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