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一比特德國飛行員拍下了從未見過的中國,如今已不復存在

河南 205℃ 0
摘要:每過一年,每過一天、每過一秒都是新的,同樣的景物在肉眼不可見的地方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沒有什麼事物永恒不變。中國的大好河山本應由中國人去拍攝、去呈現給全世界,但是早在八十多年前,一比特來自德國的飛行員卻在中國拍下了一幅幅圖片,這真是一場出人意料的事情,雖然任何事情的發生仿佛都不在預料之中,但是仔細想想當時中國的情景又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又合情合理。

每過一年,每過一天、每過一秒都是新的,同樣的景物在肉眼不可見的地方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沒有什麼事物永恒不變。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可以保存當時的景物,圖片當屬其中之一了,影像的神奇之處便是記錄了某個瞬間的景象。

我們這一生通過眼睛看過無數的畫面,但是深深印在記憶中的畫面並沒有多少,很多畫面因為時間的侵蝕,我們已不能回憶起來了,囙此相機的發明為我們一了此遺憾。

中國的大好河山本應由中國人去拍攝、去呈現給全世界,但是早在八十多年前,一比特來自德國的飛行員卻在中國拍下了一幅幅圖片,這真是一場出人意料的事情,雖然任何事情的發生仿佛都不在預料之中,但是仔細想想當時中國的情景又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又合情合理。一切的起源都來源於世界的改變,正因為有這些改變,囙此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漢莎航空公司

1926年漢莎航空公司在德國首都柏林成立了,德國是一個由16個聯邦州組成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擁有高生活水準的國家。

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早期空中運輸的發展源於航空郵件遞送,這種運輸管道大大加快了資訊的傳遞,對於各國的政府而言,空中運輸的發展十分有必要,於是這也推動了民用航空運輸業的發展。

德國一直十分重視製造業,為了發展本國的飛機製造業,德國為此積極推動漢莎航空公司的發展。漢莎航空公司是由“德意志勞埃德航空”和“Luftverkehr”這兩家公司合併而成,最開始的名字叫做德意志漢莎航空股份公司,在當時有利的勢態下,漢莎航空公司曾擁有了150架飛機,隨後逐漸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了航線,擁有了8萬千米航線網絡,成為當時占世界空運份額7.5%的重要企業。

中國除了是一個人口大國,還幅員遼闊,對於當時的漢莎航空公司而言,中國是它不能放弃的國家,於是漢莎航空成立不久便與中國建立了合作關係,並派遣飛行員到中國進行航線的考察。

1933年漢莎航空公司更名為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同年一比特來自於德國的飛行員武爾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爾-呂登豪森來到中國工作,他來到中國的主要目的是進行中國航線的技術開發,以及航空交通網的建設。

愛好與工作相結合的飛行員

這位來自德國的飛行員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良好的出生給他的人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因為他的家庭能為他提供一個平臺,拍攝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是一個遙遠的詞語,就算放到現代的社會來說,學習攝影也是一個燒錢的愛好,但是良好的家庭條件解决了他的後顧之憂,於是他擁有了這個愛好。

後來他長大了,成為了一名漢莎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因為公司的需要,他被派遣到了中國,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空建立空中航線,跟他一同到來的還有他的愛好。

人們的生活往往都是不如意的,很多人長大後從事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可能只是迫於生存的壓力而為之,對於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拋弃了,將工作與愛好共同進行的人是一個幸運的人,不為成功,只為自己心歡。

他1933年來到中國,1936年離開中國,在這期間他拍攝了許多的照片,不同於一般的拍攝,平常拍攝的視角在平地,而他拍攝的視角多數在高空,他的照片給人呈現了另一種感覺,有點像西方所說的上帝的視角,上帝在天上,是不是他的眼中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當視野離地面很高時,人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只剩下山河地貌可看。

飛機的出現讓我們能够在極短的時間到達許多的地方,囙此才能讓作為飛行員的他在幾年時間內將中國壯麗的人文景觀拍攝下來,從北京的故宮、頤和園、天壇、城牆到黃河草原上的寺廟之城鄂爾多斯,從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到甘肅的黃土梯田,除了這些,他還拍下了河南洛河的洪水和河南潼關以南地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景象,包括河南水土流失最嚴重地區的一個村莊。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來自德國的他在中國看到了許多不同於自己國度的景和物,每個人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會有很强的好奇心,於是他還拍攝了當時許多具有中國地方特色景物的照片,如河南窑洞民居,窑洞一般是10至15米深的方形木構建築,房間部分向地下開鑿而成,冬暖夏涼。

還有人們勞作的圖片,如夏收後的安徽北部某村莊,人們開始打穀,排列整齊的石磨在牲口的拉動下將糧食磨成麵粉的景象。

他離開中國後將自己拍攝的圖片結集成書,他將此書命名為《中國飛行》,並出版了。

2015年6月11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舉辦了一場名為“飛越中國”的航拍圖片展,它們中的大部分由德國漢莎公司飛行員武爾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爾-呂登豪森在中國工作期間拍攝,這些圖片如實地記錄了八十年前中國獨特的自然景觀、地貌特徵、民族文化及歷史古迹。

未曾見過的中國

八十多年前的中國,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縱使出生在那個年代的人,也都已經老去,縱使老人們的腦海中還保存著當時的畫面,可只能通過言語來講述當時的場景。

但是言語只能讓我們生出無限的想像,想像總是虛無縹緲的,我們不能保證言語的述說中想像的模樣是當時真實的模樣,也不能保證言語傳遞過程中資訊不會失真,可是我們又渴望瞭解當時的中國,因為那是中國的歷史,雖然人力有時不可及,但是對於自己的過往,我們總是在追尋,可能源於血脈的呼喚。

其實不單單是八十年前的中國我們不曾見過,往前追溯的華夏,我們都不曾見過,只不過因為照相機的出現,以及德國那位飛行員的存在使得我們有緣再見八十年前中國的風土面貌。

小結:

事物變化是世界的規律,更是時代的變革,八十年前的中國與現在遠遠不同,時間給予了改變,中國歷經磨難與改革,發展成為了現如今的中國。

我們讀歷史,便會覺得中華在前進,我們在一次次動亂中尋求自己前行的道路,尋找對我們生存最好的體制,相比地球的生命,中國的歷史只是它的一瞬,但是中國的變化是巨大的,許多年前,我們沒有出現相機這樣的發明,我們也不能擁有神話故事中飛天遁地的本事,於是我們不能像現在這樣用圖片真實記錄當時中華大陸的大好河山,風土人情,囙此對於那些過往,我們只能通過考古、査詢古籍等方法來驗證中國的歷史。

後來相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真實記錄下我們生活的地方,雖然當時中國的一景一物並沒有由中國人親手拍攝記錄,但是1936年那位德國的飛行員拍攝了當時的中國,並在後來出版了它,雖然八十年前的中國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圖片讓我們看到了過去,通過對比現在,它真實地告訴全世界中國的改變,這八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