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山合併?汕頭潮州揭陽合併?官方答覆來了!

广东 201℃ 0
摘要:關於廣東行政區劃調整的話題,再次沖上了新聞熱搜。據多家媒體報導:廣東省發改委日前正式答覆了唐冬生等委員提出“推動珠江西岸區劃調整,探索推動珠海、中山合併為香山市;引導粵東粵西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群融合發展,中遠期推動汕頭、潮州、揭陽合併為潮汕市”的提案。中山陸地面積17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1萬;珠海陸地面積17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4萬。

原創劉曉博

關於廣東行政區劃調整的話題,再次沖上了新聞熱搜。

據多家媒體報導:廣東省發改委日前正式答覆了唐冬生等委員提出“推動珠江西岸區劃調整,探索推動珠海、中山合併為香山市;引導粵東粵西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群融合發展,中遠期推動汕頭、潮州、揭陽合併為潮汕市”的提案。

廣東省發改委回復稱:

關於提案提出“推動珠江西岸區劃調整,探索推動珠海、中山合併為香山市;引導粵東粵西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群融合發展,中遠期推動汕頭、潮州、揭陽合併為潮汕市”的內容,出發點是好的。

提案提出的支持珠江兩岸協調發展、打造三個省域副中心都市、促進內三角外三角共同發展等建議,具有重要的參攷價值,我們將在相關工作推進中積極借鑒吸納,進一步完善促進廣東省區域協調發展的工作機制。

國家“十四五”規劃也要求“優化行政區劃設定,發揮中心都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但是,行政區劃變更涉及面廣,複雜敏感,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在進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審慎穩妥實施。

《行政區劃管理條例》規定行政區劃變更“應當考慮經濟發展、資源環境、人文歷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

多年來,國家對行政區劃變更都是從嚴控制,十分審慎,尤其是涉及地級市的變更,更是慎之又慎。

廣東省對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極為重視,改革開放以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指導思想,開展行政區劃戰畧研究,先後報經國務院、省政府準予,對廣東省行政區劃實施了一系列變更。

這些變更,對優化廣東省行政區劃設定、完善行政區劃體系,促進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今後,廣東省將加强行政區劃戰畧研究和調研論證,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行政區劃設定的決策部署,順應發展的趨勢,順應人民群眾的意願和呼聲,適時做好完善和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工作,使行政區劃的設定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廣東省發展新格局的要求。

那麼:這個答覆到底意味著什麼?廣東的行政區劃會調整嗎?下麵談談我的看法。

廣東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為1.26億人,過去10年人口淨增長2170萬,在全國遙遙領先。如果計算上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等都市的“實際管理人口—官方常住人口”的差額,廣東實際生活人口可能在1.4億到1.5億左右,絕對的超級大省。

廣東陸地面積18萬平方公里,有2個副省級都市和19個地級市,平均每個地市面積只有8570平方公里,在全國看都是偏小的。

比如廣東的鄰居福建,全省陸地面積12.4萬平方公里,9個地市(其中1個副省級都市),平均每個地市13777平方公里,是廣東的1.61倍。

再比如山東,將近16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16個地市(其中2個副省級),平均每個地市1萬平方公里。另外一個人口大省河南,陸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17個地級市。

廣東行政區劃之所以比較“細碎”,跟早期對外開放時的心態有關。

比如深圳、珠海設立特區,都是一個縣的面積,而且特區只占一小部分面積,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

到後來,“小行政區劃”甚至成為廣東的經驗,在省內推廣。比如中山和東莞,都是在1988年從縣級市變成地級市的,此前分別被佛山和惠州管轄。

由於中山和東莞都是一個縣的面積,所以升格為地級市之後試點了“不設區”的行政體制。這樣,廣東就有了4個“由縣升格而來的地級市”——深圳(後來升格為副省級都市)、珠海、東莞和中山。

當時還有兩個縣級市準備升格,就是已經拿到了獨立車牌字頭的南海(粵Y)和順德(粵X),後來“功敗垂成”。

廣東“小行政區劃”為什麼沒有“一條路走到黑”?因為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多次在專欄裏提出過一個觀點: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大致在2000年之前,主要是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這個階段的生產要素、市場都是高度市場化的,所以當時都市也呈現了市場化競爭格局,結果是沿海出現了很多藝員地級市和特區,這些新興的都市迅速超過了內地省會城市。

比如深圳、廈門、佛山、東莞、中山、泉州、溫州、煙臺等。

但1998年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全面房改啟動了。中國經濟在世界工廠之外,多了一套發動機,這就是——房地產+大基建。

而且後面這套發動機的能力越來越强大,因為中國過去這些年城鎮化嚴重滯後,城鎮化的蛋糕巨大。再加上强政府、土地財政模式的成功建立,大量財富被集中到政府手裡,迅速提升了中國的基礎設施和都市面貌。

當然,土地財政也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就是房價偏高。

當“房地產+大基建”創造的財富壓倒“製造業+出口”後,都市的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因為經濟基礎變了。

“製造業+出口”,生產要素和市場都是市場配寘的,參與全球大循環;而“房地產+大基建”,生產要素不外乎是——土地、資金和審批,這些都在政府手裡。所以,高等級都市開始崛起,那些沉悶了多年的老直轄市、老省會城市爆發出了活力。因為掌握政策的人,當然希望自己生活的都市更好。

其結果,導致中國經濟從高度倚重“外迴圈”變成高度倚重“內迴圈”,都市競爭格局也從“沿海藝員地級市空前活躍的海權時代”轉向了“老牌省會城市崛起的陸權時代”,高鐵成網、產業向內地轉移,成為這個變化重要推手。

在這種情況下,都市就不是越小越好了,而是越大越好。

所有的都市,都開始喜歡大。因為在政府主導經濟的模式下,大了才有效率。

都市太小,就會以鄰為壑,規劃上相互衝突。比如海南最近幾年就多次強調,全省當做一個都市來運營。什麼意思?就是要變大,打通規劃。

我為什麼一直主張,中心都市管轄的陸地面積都要搞到1萬平方公里以上?就是因為經濟發展的模式變了。

常有朋友反問我,說什麼倫敦、東京、紐約不過700多到2000多平方公里,而中國的都市必須大,大到上萬平方公里?能提出這種問題的人,基本上不瞭解中國,雖然他們生活在中國數十年了。

上圖是中國46個主要城市的陸地面積。

香港、澳門是特別行政區、獨立關稅區,司法制度跟內地不同,擴容很難了,只能填海或者搞共管區(比如橫琴)。

大城市裏,面積最小、最應該擴容的無疑是深圳,深圳常住人口1756萬人,實際管理人口2000多萬,但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超大都市。

其他的覈心都市,比如廈門、上海、南京、廣州、鄭州,甚至北京,都應該適度擴容。

國家對於調整行政區劃,一直採取緊約束。即便如此,2013年以來,還是先後允許合肥、成都、濟南、長春等都市實現了“外延式擴容”,也就是管轄總面積新增。

至於內涵式擴容,也就是把代管的縣、縣級市撤銷變成區,也一直在緩慢推進。

但在2021年3月,國家發改委有一個最新表態:未來5年超大城市要“瘦身健體”,慎重撤縣設區。

新冠肺炎引發了國家對城鎮化戰畧的反思,對於中心都市過大、人口過密有所警惕,要求通過郊區化、多中心化來遏制。同時,大城市的“無底線搶人”,引發了中西部很多都市人口流失,未來將使經濟變得更加不均衡。所以,合併做大城市的步伐放慢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合併中山、珠海,或者合併潮州、汕頭、揭陽,難度顯然加大了。

其實我個人認為,雖然廣東地級市劃分得比較細,但合併中山、珠海,或者合併潮汕揭,意義都不大,反而成為區內很多都市的利空。

我們先看中山和珠海。

中山陸地面積17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1萬;珠海陸地面積17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4萬。這兩個都市的人口密度,都遠遠不如東莞,更別說深圳了。這兩個都市的人氣,可以用“淡”來形容。

也就是說,從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看,深圳、東莞更需要擴容,而中山和珠海根本不急。

之所以有人建議合併中山和珠海,是因為珠江口西邊缺少一個類似深圳的中心都市。但即便這兩個都市合併,GDP也不過跟深圳南山區相當,仍然遠遠低於東莞和佛山。

更何况:兩市如果合併,由於珠海是特區,政治地位高,市政府勢必放在珠海,這對於中山來說是利空,因為地級市的幾套班子消失了。中山中心城區的經濟和不動產價格,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潮汕揭也是同樣的情况。這本來是一個文化區,當年分設3個地級市,被認為是重大利好。但由於經濟一直不溫不火,大家又開始盼著合併,甚至升格為副省級都市。

其實副省級都市純粹是黃粱美夢,國家中心都市——鄭州,作為9000多萬人的省會城市,到今天都是普通地級市。中國GDP第六大都市蘇州,人口超過1200萬,到今天也是普通地級市,憑什麼潮汕揭合併就要升格?這個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潮汕揭如果合併,總人口超過1360萬,陸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規模也偏大了。而且如果合併,行政中心只能放在汕頭,這對於揭陽和潮州的市區來說,是大利空。因為將從地級市中心城區變成普通城區,房價大概率會跌。

行政區劃調整,不是把“一堆洋芋”變成“一袋洋芋”,而是要能產生化學反應。

一般來說,只有兩個都市級別差距較大,經濟量能懸殊的情况,合併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

比如深圳如果合併惠州,北京合併廊坊北三縣,上海合併舟山(或南通),都屬於這種情況。大城市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小城市獲得空前發展大機遇、足以抵消“撤市”或者“撤縣”的損失。

實力相當,或者差距不大的兩個都市合併,一定會“有人受傷”的,而且可能“傷得很重”。

還拿中山為例,如果深圳合併中山,就比中山和珠海合併情况要好很多,對中山只會有利好,不會有利空。

治大國若烹小鮮,行政區劃調整一定要非常慎重,尊重歷史、保持相對的穩定性。

此外還有地名問題。中山和珠海如果真的合併,未來都市的名稱千萬不能叫“香山市”、“珠江市”,而只能叫珠海。因為珠海已經是重金打造的品牌了,不能輕易放弃,而去啟用一個完全陌生的,或者廢棄多年不用、且沒有知名度的名稱。

比如還有人建議深圳和香港合併,叫“深港市”。這種合併當然是無稽之談,只看這個新名稱,就知道有些人的想法有多麼不可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