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饑荒舊照:餓死150萬人,遍地屍體,女子不值一個紅薯

河南 232℃ 0
摘要:那一年,地裂的就像剛剛燒完的柴火,一瓢水澆上去,“滋滋兒”的冒煙。以上的場景,都發生在1942年河南省的大饑荒上。那一年全省近3000萬百姓淪為難民,是明面上的數位是300萬人罹難,是女子不值一個紅薯的下場,是不知多少人在那場災難中失踪的悲慘結局。而悲慘的背後,是河南省政府欺上瞞下的欺騙以及誤導。1942年的夏天到1943年春,無數條生命在河南這個省消失。

那一年,地裂的就像剛剛燒完的柴火,一瓢水澆上去,“滋滋兒”的冒煙。螞蚱將地裏的莊稼全部都吃光了,人又把螞蚱都吃光了。最後沒東西可吃,那就是賣兒賣女了。至於兒女賣去了哪裡,為奴為婢,還是為食,哪來的心力去管。

以上的場景,都發生在1942年河南省的大饑荒上。那一年全省近3000萬百姓淪為難民,是明面上的數位是300萬人罹難,是女子不值一個紅薯的下場,是不知多少人在那場災難中失踪的悲慘結局。而悲慘的背後,是河南省政府欺上瞞下的欺騙以及誤導。

是當年號稱一切以“國家”為重卻無視了國家的基礎——人民的個體的國民政府。是當時已經被戰亂導致寧願餓死也沒有團結起來的可悲的麻木。1942年的夏天到1943年春,無數條生命在河南這個省消失。

那一年,年滿27歲的白修德作為美國《時代》週刊駐紮亞洲的特派記者在中國,第一次報導了這一場饑荒:

“在這兩萬平方英里的重災區,成千上萬的難民們只能够沿著兩條通道逃亡:隴海鐵路以及殘餘的舊平漢鐵路,政府在隴海線上每天都開設了免費的火車轉運灾民。24小時可輸送1500人”。

和白修德以往的報導一樣,這個報導依舊充滿了他當年對國民政府一如既往的好感。他說:“不論重慶的決策有多麼迅速,但這些救濟措施依舊因古老中國遲緩的效率而受到了阻礙。”依舊還在為當時的官僚們洗白。

這一篇報導令國際上都開始關注起中國的灾荒,但實際上,這時候白修德的報導內容全部都來自於美國的另一比特外交官,並不是其實地考察的結果。直到《大公報》的戰地記者張高峰親臨河南,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

將其所在河南所看到的一切全部寫了下來,最終成稿6000餘字,字字句句充滿了憤怒。他將這篇報導發在了《大公報》上,還在報導中寫道“灾旱的是河南,吃樹皮的是人民,至今還忙著納糧的是官僚。”

《大公報》的社長王芸看到後甚至怒道直接撰寫多道評論,矛頭直指當時的官僚草菅人命,蔣公暴怒,下令《大公報》停刊。但據蔣公身邊的人回憶說到:“蔣公當時根本就不信河南是真的有灾,還說是省裡虛報灾情。”

而白修德正是在看到張高峰的報導後,拉上《泰晤士報》的記者哈里森一起親自前往河南實地走訪,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張高峰縮寫的一樣。但事實上,張高峰一字一句都是事情,白修德與哈里森,在到達河南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樹下狂吐。

而樹上,是一具具屍體。這是饑民們在絕望之下,找來家中所有的糧食,一家人共同吃完最後一頓飽飯,集體自殺。而這樣的場景在但是的河南,屢見不鮮。而更可怕的,是饑民相食。

白修德無比的憤怒,他說:“外面無人真正瞭解河南大灾的嚴重程度,官僚們層層掩蓋著真相”。他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將真實的河南饑荒情况發表到了1943年的《時代》之上。而這一次,終於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而蔣公也感受到了社會各界帶來的壓力,逐漸意識到了河南原來是真的發生了史無前例了大饑荒。之後,在蔣公相信並正視了這個問題之後,河南的救災行動還是迅速地啟動了。而那些在灾荒期間還強征軍糧,且吞沒民間慈善救災糧的河南官僚,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置。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